□闫绍秀
宫颈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许多患者对抗病魔的关键一步。然而,手术成功只是抗癌之路的起点,术后护理同样重要。 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护理是首要任务。宫颈癌手术切口较大,不论是腹部切口还是经阴道手术的创口,都需要保持清洁干燥,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患者及家属要严格遵循医务人员的指导,定期查看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异常情况;若发现伤口周围皮肤温度升高、疼痛加剧,或者有脓性分泌物,必须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出院后定期到医院换药,避免自行处理。洗澡时用防水敷料覆盖伤口,或选择擦浴,防止污水接触创面。此外,患者可以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对伤口的刺激。 合理饮食 营养均衡的饮食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术后初期,患者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随着身体逐渐恢复,逐步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身体机能恢复 患者术后活动需要遵循“早动、渐进、安全”原则。 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内,床上翻身、四肢屈伸,预防静脉血栓;术后2天~3天,尝试坐起、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室内行走。 康复锻炼:盆底肌训练,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如凯格尔运动),预防尿失禁;深呼吸练习,增加肺活量,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注意事项:因存在个体差异,术后活动及康复锻炼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运动、提重物,活动时若出现头晕、心慌或伤口疼痛,需要立即停止并休息。 泌尿系统护理 手术可能影响泌尿系统,需要重点关注。导尿管: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观察尿液颜色、量及性状(如浑浊、血丝,要及时报告);患者拔管后可能出现排尿困难,通过听流水声、热敷腹部进行辅助排尿。若持续无法排尿或尿频、尿痛,患者需要立即就医。 心理关怀 患者家属要耐心倾听,避免否定性语言(如“别多想”);协助患者参与病友交流会,分享抗癌经验,增强社会支持。此外,患者也应学会自我调节,可以通过阅读、冥想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失眠、食欲减退或兴趣丧失,就要寻求精神专科医生进行心理咨询。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早期发现疾病复发或转移的关键。 检查频率:术后2年内,每3个月~6个月检查一次;术后3年~5年,每6个月~12个月一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一次。 核心检查项目:妇科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盆腔影像学检查等。 宫颈癌术后护理需要兼顾患者的身体与心理两方面,通过伤口护理、合理饮食、身体机能恢复、泌尿系统护理、心理关怀及定期检查,可以显著提升身体康复质量,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在此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指导,患者家属的陪伴,患者的主动配合,缺一不可。通过构建“医疗-家庭-自我”的协同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康复期,逐步恢复社会功能,重拾健康生活的信心与能力。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