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小青龙汤治疗肺心病心衰
臁疮的中医分型论治
李振华治疗肺系疾病验方(之三)
前列腺溢血验案
济生肾气丸治疗老年性癃闭
1
11 1 2025年5月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李振华治疗肺系疾病验方(之三)
 


□李郑生 李志刚 李孟麒

益气养心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桂枝6克,半夏、炒远志各9克,酸枣仁15克,石菖蒲、苏子、桔梗、白果各9克,炙麻黄5克,炙甘草9克。
功效:益气健脾、养心平喘。
主治:肺胀(肺脾气虚,痰浊壅阻证)。
症见咳嗽喘息,心悸气短,劳则加重,痰涎壅盛,恶风易汗,神疲乏力,面色白,舌苔白腻、质黯淡,脉细弱。
方解:本证乃肺脾气虚,痰涎壅阻,肺失肃降,气机不畅,久则累及心脏导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本证以痰涎过多为特征。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益气健脾、燥湿祛痰;桂枝,通阳利水,使痰湿随小便排出;远志、酸枣仁、石菖蒲,养心安神;苏子、桔梗、白果,理气降逆、祛痰平喘;炙麻黄,宣肺平喘。语言无力、动辄出汗者,可以去掉炙麻黄,加黄芪;脘腹胀满者,加砂仁、厚朴。

滋肾利咽汤

组成:蒸何首乌21克,山茱萸12克,乌梅肉9克,山药24克,女贞子15克,知母、黄柏各9克,麦冬、石斛各15克,桔梗、牛蒡子各9克,牡丹皮、赤芍各15克,甘草3克。
功效:滋阴降火、生津利咽。
主治:虚火乳蛾(肾阴亏虚证)。
症见咽喉干燥,轻度充血,扁桃体肥大或萎缩,伴有心烦失眠,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午后颧红,舌苔薄白、质红,脉细数。
方解:本证乃急性炎症未治疗彻底,高热伤阴或肾阴素虚,阴虚内热,虚火循经上炎咽喉导致。方中蒸何首乌、山茱萸、乌梅肉、女贞子,滋补肾阴;知母、黄柏、麦冬、石斛,清热生津;丹皮、赤芍,凉血活血、散瘀消肿;桔梗、牛蒡子、甘草,清利咽喉。此方适用于该病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证。心烦失眠者,加炒栀子、柏子仁;头晕、耳鸣者,加菊花、灵磁石;五心烦热或低热者,加地骨皮、鳖甲。

温阳养心汤

组成:附子、桂枝、白术各9克,茯苓24克,泽泻、赤芍各15克,干姜9克,酸枣仁15克,炒远志9克,丹参15克,炙甘草9克。
功效:温阳健脾、活血安神。
主治:肺胀(脾肾阳虚,水气凌心证)。
症见心悸喘咳,吸气困难,不能平卧,面色灰暗,形寒畏冷,四肢不温,全身水肿,下肢尤甚,尿少便溏,口唇发绀,舌胖大苔白、质紫暗,脉沉无力,或见结脉、代脉。
方解:本证乃肾阳虚衰,脾阳不振,水气上逆,犯肺凌心导致。方中附子、桂枝,温脾肾之阳、助气化,为主药;桂枝配伍干姜、白术、茯苓、泽泻,温中健脾、通阳利水,使水湿下行,不上逆犯肺凌心,则心肺自安;因本证为正虚邪盛,故加远志、酸枣仁以养心安神;丹参、赤芍,行血活血,则心神自宁。语言无力、动辄汗出者,加黄芪、党参;食少纳差者,加砂仁、鸡内金。
清肺利咽汤

组成:辽沙参30克,麦冬、石斛、生地各15克,牡丹皮9克,赤芍15克,天花粉12克,桔梗、牛蒡子、川贝母各9克,甘草3克。
功效:养阴清肺、活血利咽。
主治:虚火乳蛾(肺阴亏虚证)。
症见咽喉干燥,不喜多饮,吞咽时有梗阻感,咽痛(早轻晚重,夜间加重),常因外感而复发,干咳无痰,扁桃体微红肥大或萎缩黏,舌苔薄白、质红,脉细数。
方解:本证乃急性炎症未治疗彻底,高热耗伤肺阴,虚火上炎咽喉导致。方中辽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养阴清肺、生津润燥;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活血、散瘀消肿;川贝母,清肺化痰止嗽;桔梗、牛蒡子、甘草,清利咽喉。便秘者,加冬瓜仁、枳实;咯血者,加白茅根、黑地榆。

益阴疏风汤

组成:辽沙参15克,麦冬12克,南沙参15克,黄芩、前胡各9克,葛根12克,杏仁、白果、川贝母、桔梗各9克,枳壳、甘草各6克。
功效:益阴补肺、疏风清热。
主治:肺胀(风热蕴肺证)。
症见咳喘气逆,不能平卧,发热自汗,咯黄色稠痰,咯吐不利,口渴咽干,舌苔黄腻、质偏红,脉浮数无力。该方也可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证属风热蕴肺者。
方解:本证乃风热伤肺,或阴虚肺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肺失肃降导致。方中辽沙参、麦冬、炙百合,益阴补肺;前胡、葛根、南沙参、黄芩,疏风清热;杏仁、白果,止嗽平喘;川贝母、桔梗,清热化痰;枳壳,宽中理气。自汗甚者,加黄芪。

益气解表汤

组成:黄芪21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2克,前胡9克,苏叶6克,炙麻黄5克,橘红、半夏、枳壳、桔梗各9克,甘草、生姜各6克,红枣5枚。
功效:益气固表、疏风散寒。
主治:肺胀(风寒犯肺证)。
症见咳喘气逆,甚至倚息不能卧,咯白色稀痰,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头身酸痛,舌苔薄白、质淡,脉浮紧无力。
方解:本证乃肺卫气弱,感受风寒之邪导致。方中黄芪、党参、甘草,益气固表;桂枝、白芍配伍姜、枣,调和营卫;前胡、苏叶、炙麻黄,宣肺平喘、疏风散寒;枳壳、橘红、半夏、桔梗,理气宽中、燥湿祛痰;白术、茯苓配伍党参、甘草,健脾益肺。本方在扶正的基础上,调和营卫、疏风散寒,故适用本病外感风寒证。痰涎过多者,加葶苈子。
固肺养心汤

组成:党参、麦冬15克,五味子9克,炙百合15克,生山药30克,炒远志9克,酸枣仁15克,石菖蒲、陈皮、贝母、杏仁各9克,甘草6克。
功效:补肺养心、滋阴安神。
主治:肺胀(心肺阴虚证)。
症见咳嗽喘息,动则心悸,呼气困难,咯痰不利,心烦少寐,口干面红,舌苔薄白、质红,脉沉细数。
方解:本证乃心肺阴虚导致。方中党参、山药、百合、五味子、麦冬,补肺养心、清心祛烦;远志、酸枣仁、石菖蒲配伍麦冬、五味子,养阴安神;陈皮、贝母、杏仁,利痰止咳。全方共奏补肺养心、利痰止喘之功。口干者,加天花粉;语言无力、动辄出汗者,加黄芪。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名老中医李郑生传承工作室,系河洛李氏脾胃学术流派传承人)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