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病案数据如何助力疫情防控
中医推拿治疗肩颈痛的主要方法
如何合理储备抗菌药物
肺癌放疗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吗
抗过敏药物的选择
骨质疏松症的综合防治策略
1
11 1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推拿治疗肩颈痛的主要方法
 


□王长春

肩颈痛指发生于肩颈部的疼痛性疾病,可由外伤、劳损、风寒、扭伤或其他原因引发。肩部疼痛常呈持续性,可出现在单侧或双侧,多以单侧肩部疼痛为主。肩背部或三角肌等部位会出现放射性疼痛,肩颈部位肌肉痉挛、活动受限,但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
对于大多数肩颈痛患者,临床上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然后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目前,西医治疗肩颈痛主要采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此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易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导致胃出血或穿孔,服用后还可引发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症状。因此,使用此类药物需要谨慎,有出血倾向及活动受限者禁用。
中医治疗肩颈痛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按摩推拿等方法。例如,按摩、刮痧、拔罐等手法对缓解肩颈疼痛效果良好。推拿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之一,能起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可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推拿手法。
对肩颈痛患者而言,推拿能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缓解肌肉痉挛。颈肩部推拿可舒筋活络。手法操作时应注意力度适中、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软组织。以下是几种常见推拿手法:
推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紧贴患者身体缓慢移动,力量需要均匀渗透。这种手法能有效解痉镇痛、消炎散结、通经利筋,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对缓解肩颈痛很有帮助。
拿法: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进行一紧一松的捏提,力量应由轻到重。拿法刺激性较强,还可配合其他手法进行颈部按摩,能有效舒筋活络、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和精神疲劳。
捏法: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按压颈椎,用力要均匀。该手法能舒筋通络、行气活血,对缓解肩颈痛有良好作用。
中医推拿可以有效缓解肩部疼痛,但推拿有一定技巧要求。推拿时间要持久,保证动作的连续性,持续一段时间,使手法刺激得以积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手法要有力度,且力度并非一成不变,需根据推拿目标、部位适当调整。
中医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说法,即在经脉所经过的部位,刺激穴位均可治疗此经脉上出现的疼痛,推拿穴位可有效改善肩颈痛。常用拇指或肘尖按揉穴位,常用手法有按揉法、前滚法等,最后结合颈椎、胸椎和上肢肩、肘、腕关节进行关节松解。常用穴位有风池穴、天宗穴、风府穴、肩井穴等,具体如下:
天宗穴:位于肩胛区,在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的凹陷中。经常按摩天宗穴可有效缓解肩颈痛,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体。
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同身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肩颈痛患者可将双手分开,放在头后轻按该穴位,能有效缓解疼痛。
风池穴:在头部,枕骨下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按摩风池穴,不仅能缓解颈肩痛,还可治疗头痛、头晕、耳鸣等问题。
肩井穴:位于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按摩肩井穴能缓解肩颈紧绷状态。推拿时需要用力一些,可每次按压5秒,然后松开再按,重复10次左右。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