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眼前有“小虫子”飞?可能是飞蚊症在“捣乱”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诊救治攻略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骨折后的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输液后淤青大多是按压方法不正确
心肌炎护理关键点
老人该做哪些体检
1
11 1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心肌炎护理关键点
 

□张文静

    心肌炎作为一种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常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引发。不少人认为,患上心肌炎后,绝对卧床就是最好的护理方式。但这种认知存在偏差。只有正确掌握心肌炎的护理要点,才能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或引发并发症。

    打破绝对卧床的误区

    绝对卧床不仅无法促进心肌炎患者康复,反而可能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长期卧床会使肌肉逐渐萎缩、肌力下降,导致患者在恢复活动后出现肢体无力、平衡感变差等问题。同时,缺乏活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这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严重时,血栓脱落可能堵塞肺部血管,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此外,长时间卧床还会导致患者心肺耐力下降。

    科学把握静养与活动的平衡

    心肌炎患者的静养,需在确保心肌得到充分休息的前提下进行,可依据病情的恢复情况合理安排活动。在急性期,若患者出现明显的心悸、胸闷等症状,需要卧床休息,以此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洗漱、进食等日常活动,可在他人的协助下完成。随着病情逐渐趋于稳定,症状有所减轻,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可先从简单的床边坐起、缓慢站立开始,逐步过渡至在室内进行短距离行走等。

    在活动过程中,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反应,一旦出现心悸、气促等不适症状,应立刻停止活动,卧床休息。适度的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提升心肺功能,对病情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营养支持助力心肌修复

    合理的饮食营养补充,是心肌炎护理的关键环节。患者需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蛋白质是细胞修复和再生的重要原料,有助于受损心肌的修复。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摄入。这些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轻心肌炎症反应。此外,要注意控制钠盐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防止加重心脏负担,引发水肿。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增加胃肠负担,进而影响心脏功能。

    心理调节不容忽视

    心肌炎患者在患病期间,常常会由于担心病情、活动受限等,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脏负担,进而影响病情恢复。

    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调节。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舒缓心情。家属和医护人员也应当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身体恢复。

    心肌炎护理绝非简单的“静止不动”。我们需正确领会静养的真正含义,科学规划休息与活动,同时注重营养的补充和心理的调节。只有这样才能助力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促进心肌修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烟台业达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