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段艳云
一串含糊不清却饱含情感的声音,夹杂着经气管套管发出的喉鸣音,从卫先生口中发出。随后,他艰难地竖起拇指。这位与病魔抗争5年的气管切开患者,用尽全力向在场的医务人员表达自己的谢意。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卫先生陷入完全瘫痪状态,气管切开、丧失知觉,生活完全依赖他人照料。 随后,卫先生的爱人找到三门峡市湖滨区涧河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并说出自己的忧虑:“居家护理太难了,我担心做不好……” 家庭医生握住她的手,说:“没事儿,有我们呢,我们一起努力。” 从此,家庭医生团队每半个月上门一次,为卫先生更换胃管、尿管,进行气切护理、吸痰和皮肤护理,并耐心指导患者家属居家护理技巧,帮助卫先生预防压疮、感染等并发症,5年间从未间断。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士赵飞回忆:“第一次见患者时,他毫无反应。后来,患者有知觉了,吸痰时感觉有点抗拒。而现在,患者都能用手指给我们‘点赞’了!我们觉得这简直是奇迹,特别有成就感。” 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金海江说,有一次遇上赵飞休息,需要换人上门,患者家属一开始对其他人的专业性存疑,不太能接受。他就对家属耐心讲解,社区的医护团队都是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培训过的,临床经验丰富,希望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给予医护团队充分信任,医护团队也会用服务来证明。 “5年了,100多次上门护理,无数次的耐心指导……卫先生从毫无知觉到竖起拇指为我们‘点赞’。这5年,值了。”金海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