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珑
当宝宝患上肺炎后,咳嗽声有时候听起来像火车发出的呼噜呼噜声,这其实是痰液在呼吸道内作祟。及时、有效地排出痰液,对缓解宝宝的不适、促进身体康复至关重要。拍背排痰,就是其中一种简单又实用的护理方法。
为什么要拍背排痰
肺炎会导致宝宝的呼吸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也就是痰液。宝宝的呼吸道相对狭窄,咳嗽反射又相对较弱,难以像成人一样顺利将痰液咳出。痰液如果长期滞留在呼吸道内,不仅会加重咳嗽症状,还可能阻塞气道,影响气体交换,导致宝宝呼吸困难加重,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拍背时,通过外力振动宝宝的肺部和支气管,能使附着在呼吸道壁上的痰液松动,进而更容易被咳出体外,减轻呼吸道堵塞状况,改善宝宝的呼吸。
拍背排痰的最佳时机
喂奶前半小时或喂奶后两小时:选择在喂奶前进行拍背,能避免宝宝在拍背过程中因震动引发呕吐,防止呕吐物误吸。喂奶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宝宝的胃部有足够的时间消化一部分奶液,减少拍背时吐奶的风险。
当宝宝出现咳嗽症状,且感觉有痰液卡在喉咙或气管处时,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宝宝进行拍背,能帮助宝宝将痰液咳出。不过要注意,若宝宝正在剧烈咳嗽,应先稍等片刻,待宝宝咳嗽缓解后再开始拍背,以免影响宝宝的正常呼吸。
拍背排痰的正确方法
准备姿势:让宝宝侧卧或趴在家长的大腿上,头部略低于胸部,这样的体位有利于痰液排出。同时,要确保宝宝的身体舒适、稳定,避免在拍背过程中滑落。
拍背手法:家长将手微微弯曲,呈杯状,利用手腕的力量,从宝宝的背部下方(腰部以上)开始,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有节奏地拍打。两侧肺部也要拍到,每侧拍3分钟~5分钟。拍打力度要适中,以能感觉到宝宝背部的震动,但又不会让宝宝感到疼痛为宜。力度太轻起不到效果,力度太重则可能让宝宝感到不适。
拍背时的注意事项
观察宝宝的反应:在拍背过程中,家长应时刻留意宝宝的面色、呼吸等情况。如果宝宝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紫、哭闹不止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停止拍背,并及时就医。
注意保暖:拍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宝宝着凉。可以适当解开宝宝的衣物,但要注意用毯子遮盖好腹部,防止宝宝的腹部受凉。
配合其他措施:拍背排痰只是辅助手段,要结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给宝宝服药、做雾化治疗等。同时,家长应让宝宝多喝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
宝宝咳嗽时,家长不要慌张,掌握正确的拍背排痰技巧能帮助宝宝尽早康复。如果宝宝的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复诊,确保宝宝健康。
(作者供职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