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妇幼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孩子流感不用慌 科学护理有妙方
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拍背排痰技巧
了解早产征兆 掌握关键时段的保胎要点
绒毛膜穿刺的技术原理和适用人群
婴幼儿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处置方法
儿童发生气管异物吸入的急救措施
1
11 1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了解早产征兆 掌握关键时段的保胎要点
 

□袁兴琼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的分娩。此时娩出的新生儿被称为早产儿。早产不仅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还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了解早产迹象并采取有效的保胎措施,非常重要。
    早产迹象详解
    子宫收缩:子宫收缩是早产的主要表现。孕中晚期后,孕妇偶尔会感觉肚子发紧发硬或坠胀不适,但这种感觉没有规律性,且持续时间短,这通常是假性宫缩的表现,不必过于担心。然而,如果宫缩次数逐渐增加,间隔时间和疼痛时间较规律,或伴有腹部胀痛、腰骶部疼痛,可能是早产的征兆。
    阴道出血:怀孕不足37周的孕妇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流血,且血液颜色为鲜红色或暗褐色,且已排除宫颈息肉、胎盘低置等情况,那么不能排除先兆早产的可能性。
    破水:破水是指羊膜破裂,羊水流出的现象。破水后,孕妇会突然感觉到大量液体从阴道流出,且无法控制。当增加腹压时,这种现象会变得更加明显。破水是导致早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宫颈管缩短:宫颈管是子宫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随着孕周增加,宫颈管长度稍有缩短。如果通过超声波检查发现孕妇的宫颈管长度值低于相应孕期的正常值,这可能预示着早产的风险有所提高。
    下腹部坠胀:若孕妇感受到胎儿下降并伴有腰酸背痛,且这些症状逐渐加重,这可能是早产的征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早产的潜在迹象,包括下腹部变得坚硬、持续的背痛及阴道分泌物增加。孕妇应密切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察觉到上述任何迹象,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关键时段的保胎要点
    孕早期(孕14周前):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补充叶酸,戒烟酒及性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孕中期(孕14周~27周):增加优质蛋白,补充钙、铁、锌、碘等微量元素;规范产检,及时进行胎儿非整倍体筛查及胎儿系统超声筛查;测量宫颈长度,认识早产并预防。
    孕晚期(孕28周后):孕妇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相关知识,注意胎动情况;控制体重增长,预防便秘,适时增加活动量。若出现规律宫缩、阴道出血、破水等早产迹象,应立即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综合保胎措施
    定期产检: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自己的身体状况。医生会根据产检结果评估早产风险,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注意休息:孕妇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卧床休息时,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改善胎盘血供。
    饮食调理:孕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注意个人卫生:孕妇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预防感染。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和性生活。如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孕妇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进行治疗和控制。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早产风险。
    心理调适:孕妇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担心和焦虑。可以通过听轻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等,放松心情。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也非常重要,有助于孕妇更好地应对早产挑战。
    特殊情况下的保胎措施
    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宫颈内口松弛或功能不全导致的早产。对于这类孕妇,医生会根据孕周及病史建议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或进行宫颈环扎术,来预防早产。手术后,孕妇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预防感染。
    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孕妇属于早产的高风险群体。在整个孕期,她们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并且增加产前检查的频率,若出现早产迹象,应立即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前置胎盘:怀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孕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孕期的严重并发症。这类孕妇容易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多次人工流产和不必要的剖宫产,这对于预防早产至关重要。
    早产对孕妇和胎儿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了解早产迹象并在关键时段采取有效的保胎措施。通过定期产检、注意休息、饮食调理、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早产风险并提高保胎成功率。同时,孕妇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宫缩频繁、阴道出血等早产迹象,应立即就医。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挽救早产儿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因此,孕妇在孕期应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安全。
    (作者供职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妇幼保健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