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李振华辨证治疗面瘫
棍针拨筋综合疗法治慢性腰痛
多部位皮肤感染诊疗感悟
补脾益肾、化瘀通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验案两则
1
11 1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棍针拨筋综合疗法治慢性腰痛
 


□嵇辉  杨增敏

慢性腰痛是指持续至少12周的腰部疼痛或不适,其中80%~90%属于非特异性腰痛,即无明确病因、神经根病变或特定的脊柱疾病。中医学将此病归类为“腰痛”或“腰痹”。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主任中医师杨增敏提出“因虚致瘀”概念。患者阳气不足或久居阴冷潮湿之地,寒湿邪气在腰部凝聚,阳气受阻,筋骨肌肉失去濡养,寒性收引,寒气内生发为疼痛;湿性黏滞,侵袭机体后可损人体阳气,导致气阻血瘀。该病是中医骨伤科的优势病种。笔者近期采用棍针拨筋综合疗法,治疗了一例慢性腰痛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024年10月14日初诊 马某,男性,56岁,腰背部酸痛伴活动受限3个月,加重6天。患者3个月前因久坐出现腰背部酸痛,活动受限,近6天症状加重,休息后疼痛未缓解。
  刻诊 患者夜间、久坐劳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加重,活动不利,无双下肢麻痛,舌暗苔白、舌下脉络青紫,脉沉弦。
  查体 腰部、双侧髋臀部压痛,右侧腰部竖脊肌轻微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无下肢麻木。
  西医诊断 腰痛。
  中医诊断 腰痹(寒湿痹阻)。
  治则 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外治法 棍针长约22厘米,双头设计,一端铲刀形,一端牛角形,两端凸起,中间凹陷。棍针操作时,患者需要露出腰背、骶尾及臀部。医者用拇指指腹,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督脉方向施压,寻找“结筋”病灶。特别要注意腰椎(L1~L5)棘突、三焦俞穴等部位,触及增厚肌肉时,询问患者感受,若疼痛强烈,用记号笔标记。使用铲刀头松解腰背部肌肉和关节,找到竖脊肌和腰大肌起止点。消毒后,用棍针牛角头在标记位置进行圆周旋转(轻推慢按),手法要柔和,持续约15分钟。施术时观察患者感受,对疼痛部位用棍针扁平端进行弹、拨、点、按,力度要适中,避免出现血痕。
  10月16日二诊 患者腰背疼痛症状较前明显减轻。继续按原方案治疗,共治疗4次,患者基本无明显疼痛,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
  按语 棍针疗法,源于推拿、按摩,专治筋病,特别是慢性腰痛。治疗时,重点刺激督脉,因腰部受邪气侵袭,气血运行受阻,督脉受损,导致阳气不足。足太阳经筋和足少阳经在腰部的异常,也会引起腰痛。L1~L5棘突和后腰部穴位(如三焦俞穴、肾俞穴等),以及臀肌附着处的穴位,都是治疗的关键点。腰痛通常由外邪侵袭或劳损损伤筋肉、骨节引起,导致邪气闭阻。“不通则痛”“气不足则不用,血不足则不仁”,表现为疼痛、麻木、强直等症状。治疗时,应遵循“以痛为腧”的原则,采用触诊结合问诊的方法,寻找条索状或不同形状的结节疼痛点,操作时直达病灶。此外,通过刺激病灶处神经,使筋脉调达、气血通行,通则不痛,恢复“主束骨”“利机关”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协调腰椎的动态与静态平衡。
   (作者供职于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