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
胸外科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都很高,对手术室的无菌操作与感染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手术室不仅是医生施展精湛技艺的舞台,更是保障患者安全、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防线。 手术室环境准备 空气净化与温湿度控制:手术开始前,手术室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并启动空气净化系统,确保手术室内空气洁净度达标。同时,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物品布局与通道管理:手术室内的物品应严格按照无菌和污染区域划分,确保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交叉。手术间内设有明确的洁污通道,医护人员需通过合理路线进出,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准备 个人防护装备: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必须穿戴专用的手术衣、手术帽、口罩和手套,确保全身覆盖,减少暴露部位。手术衣和手套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确保无菌。 手卫生:手术前后,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手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洁。手卫生的执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手术器械与敷料的准备 器械的清洗与灭菌:手术器械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浸泡灭菌等。灭菌后的器械应存放在无菌包内,使用时才能打开,确保无菌状态。 敷料的无菌管理:无菌敷料应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使用前应检查无菌包装的完整性和有效期。在手术过程中,用过的敷料应及时更换,避免重复使用。 手术操作中的无菌原则 无菌区域的维护: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时刻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手术台和器械台的台面为无菌区域,边缘处及台面以下视为有菌区域。手术人员应避免触碰非无菌区域或未灭菌物品,以防污染。 器械的传递与使用:手术器械的传递应遵守无菌原则,巡回护士不得用手越过无菌台传递物品。手术过程中,已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及时擦净污迹,减少细菌污染和繁殖。对于感染性伤口使用的器械,应与其他器械分开摆放,单独处理。 术中行为的规范:手术人员应避免面向无菌区交谈、咳嗽和打喷嚏,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手术间的门应关闭,严禁人员频繁进出,减少空气流动带来的污染。手术人员需要调换位置时,应先稍离开手术台,然后背对背地交换位置,以免接触对方背部有菌区。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