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帮扶村里的首届文艺晚会 |
|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王雁 “小朋友唱完以后,领导要致辞,要向脱贫群众赠送爱心暖包,然后颁发好公婆、好媳妇奖品……”2月27日早上,春日的暖阳普照大地,鹤壁市浚县善堂镇东王楼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瑞奇一边安排文艺节目排练工作,一边联系演员、布置场地、直播等。当天,一场以“健康东王楼 欢乐过周末”为主题的文艺晚会精彩上演。 东王楼村是鹤壁市卫生健康委的定点帮扶村,委派王瑞奇等人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在帮扶期间,王瑞奇带领驻村帮扶队员,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询问村民的健康需求与致富建议。随后,他们对村民的建议与需求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以此为帮扶工作重点。他们定期邀请浚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到东王楼村义诊,为村民检查身体,免费发放药品,普及防病知识。在保障村民身体健康的同时,王瑞奇等与村干部齐心协力,带领村民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项目(高油花生)和养殖项目,引导村民增收致富。 去年,鹤壁市卫生健康委联合鹤壁市红十字会投入资金,由浚县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在善堂镇东王楼村建设了“别墅”式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备了办公桌、诊断桌、治疗床等40余件医疗设备。根据村民的需求,鹤壁市卫生健康委定期组织鹤壁市人民医院、鹤壁市中医院及浚县人民医院专家为乡村医生讲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技巧,以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为村民送医、送药等,满足村民的健康需求。 春天来了,王瑞奇一刻也不停歇。在东王楼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村民都能看到他匆忙的身影。原来,他想发展乡村文化项目,倡导新风尚,将宣传“健康素养66条”与防病知识融入文化建设中,让村民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增强防病、养生意识。于是, 他与村干部商量发展乡村文化的措施。 说干就干。王瑞奇带领驻村帮扶队员引导村民做好春耕、春种工作的同时,举办了东王楼“周末文艺晚会”,由“传承忆经典”“龙吟话盛世”“万象东王楼”3个篇章组成,村味儿浓、韵味儿长。其中,舞蹈《开门红》《活宝》,充分展示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歌曲《龙的传人》《青花瓷》,彻底激发了观众的激情;豫剧《小媒婆说媒》诙谐有趣,掌声连连;武术《男儿当自强》,老当益壮,气势恢宏;还有很多小演员参加表演,用稚嫩的童声生动展现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描绘了东王楼村的幸福生活。观众席上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村里第一次举办晚会,非常热闹喜庆。我年轻的时候会唱戏,回家后,我要好好练一练,争取下次上台表演。”一名村民高兴地说。 除了村民参演,王瑞奇还邀请了鹤壁市青年歌手大赛冠军杨金龙等来公益助阵,让现场群众过足了戏瘾。但是,人气最旺的节目,还是由鹤壁市长跑协会带来的舞蹈《站台》,动感的节奏、潇洒的舞姿,让人眼前一亮。 2020年8月,在时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引导下,东王楼村村民成立了“黎明脚步”跑步团。现在,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起来,东王楼村的数十名村民,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在王瑞奇的带领下,围绕着村外的道路开启了5公里的慢跑运动。为了让村民跑步动作更加专业、避免意外伤害,王瑞奇还邀请鹤壁市长跑协会专家定期为村民进行指导,例如跑前如何热身,运动后如何拉伸,跑步时保持什么样的身体姿势,怎样控制步伐和步频,怎样调整呼吸方式等。村民们学会了科学跑步,降低了受伤的风险,达到健康的目的。 举办此次文艺晚会,东王楼村还开启了网络直播,相关宣传视频的播放量超过40万人次,让更多人关注到东王楼村。“我们提前一个月在村里选拔节目,提前一星期在网络上进行预告,邀请了多家媒体和网红到村里宣传。”王瑞奇兴奋地说,“此次活动,鹤壁市卫生健康委还为东王楼村24户脱贫户送上爱心暖包,为好公婆、好媳妇颁发奖品。” 在这乍暖还寒的初春,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为村民送上丰盛的精神食粮,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比起直播晚会,我更想做的是直播带货。”王瑞奇说,“今年,我们计划通过乡村直播间销售农副产品,包括花生、红薯、豆角等,帮助村民们增收。” 其实,王瑞奇早已成为一名“带货达人”。去年,在鹤壁市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王瑞奇通过单位集中采购、周末回城开车带货、发动亲朋好友采购等方式,帮助东王楼村民销售花生、红薯、粉条等农产品总价值38万余元,解决了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让脱贫群众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温暖。“这些帮扶措施,既让村民与健康相伴,能够稳步增收致富,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王瑞奇微笑着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