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黄河水 共享区域融合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刘静娜 王 婷 通讯员 汤剑燕 文/图

会议现场
9月25日,在“三面环山四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的黄河之滨、天鹅湖畔——三门峡,由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主办的第四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年会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隆重开幕。 推行“三个机制”(互转互享机制、互帮互助机制、互邀互访机制),在第三届联盟年会共识“一号一圈一平台”(一个公众号、一个微信圈、一个视频会议平台)项目的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全面推进联盟医院的合作共赢、经验互通、成果共享、共同进步,加快区域卫生健康事业融合发展,造福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1700多万人民。在第四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年会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上,这样的区域融合发展规划成为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共识。
专业互补、错位发展、融合并进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三门峡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活动,将第四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年会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纳入工作重点、融入区域城市建设内容,不断提升区域服务合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三门峡市副市长庆志英在开幕式上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加强医学专业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晋陕豫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新格局;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要积极学习各省市医院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医疗卫生协作与共建、加快医疗资源互补与共享,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为提高人民卫生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将继续巩固、强化、壮大公立医院,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大会对区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实施《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内医疗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加快联盟内一体化、标准化和同质化发展,带动成员单位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红星这样评价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与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第一附属医院都有深入合作,多项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河南科技大学将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医院管理、学科带动等方面,积极参与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深度融合发展中,为区域发展和百姓健康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主任雷方说。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发挥公立医院引领作用,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将有力促进区域数字化城市建设;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信息驱动技术,将全面推动黄河金三角区域医疗资源互补与共享。我们有信心建立,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融合并进的发展新格局,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区域百姓的健康生活做出贡献。”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潘华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的发展未来充满信心。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由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和临汾市人民医院牵头,携手区域内的综合医院组成。近年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扎实推进区域服务合作,在现代医院科学管理、分级诊疗推进、学科能力提升、领军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与联系,有力地提升了黄河金三角区域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1个主论坛+7个分论坛 一场场火热的思想碰撞
“请问运城市中心医院,你们电子病历是如何实现电子签名的?”“请问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你们的绩效考核模式是怎么运行的?”……放眼未来,才能启发心智;互通有无,方可取长补短。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年会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上,1个主论坛和7个分论坛同日进行,主题涉及党建文化、医院管理、护理管理、科教及信息化建设、绩效运营管理、后勤管理等。与会者通过课件分享、现场提问、圆桌讨论等形式,进行了一场场火热的思想碰撞。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研究员认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应兼顾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具体来说,一套完整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考核指标的制定既要强调目标导向,紧扣患者需求;又要强调结果导向,聚焦反映改革发展成效的关键性、关联性、可量化指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纪委书记李天庆说,不管从管理还是内涵建设角度,信息化都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手段。他以智慧医院建设为例,分析了医院智慧管理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探索:守住底线,防范重大风险;加长长板,优先发展重点;补齐短板,攻克发展难点。 在北京朝阳医院原总会计师张仁华看来,定岗定编是做好绩效考核分配的基础。应本着以人为本,“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的基本原则,根据病床数、门诊量、科教研、仪器设备数量等来确定岗位。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医技科室和管理组织架构。此外,实行医药分开,要正确处理次均药费、药占比、次均费用、预付总额之间的关系。降低次均药费是关键,降低药占比是手段,保持合理次均费用是目标,预付总额是结果。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医学研究所所长张晓祥认为,现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面临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的双重考验。科技赋能,助力医院信息化建设突出重围。张晓祥说,在互联网医院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医疗安全、法律依从性、医疗资源的放大、患者可及性、患者信任、诊断的数据支持、团体协同七大问题。 在7个分论坛上,河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红梅,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委、河南省人民医医院(骨科)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征,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健康所副所长陆烨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管理专家、学者,分别就各自领域内热点话题做了精彩讲授。

党建文化分论坛

参观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预备会
整合资源 发挥优势 为区域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先后建成三门峡市妇幼保健院、三门峡市儿童医院、三门峡市康养中心、三门峡儿童康复中心等一大批满足百姓期盼、健康需求的医疗民生项目,并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医院,打造智慧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许多工作走在省内地市前列。 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创造的良好环境中,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从65年前的三门峡大坝工区门诊部,到如今拥有11个院中院、年门诊量114万人次、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例数占全市近70%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蝶变,一步步迎来了“高光时刻”。 面对豫晋陕三省四市百姓的健康需求,2018年,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携手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以及区域内综合医院,组建成立晋陕豫黄三角区域医院联盟,为百姓筑起了一道“健康屏障”。 如果说地理位置是先天优势,那技术和服务靠的就是后天努力。2013年,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针对区域居民病种特点,率先成立6个专科医院,成为当时省内专科院中院最多的地市级医院。2018年,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率先在河南省推行实施床旁结算,先后吸引了上百家省内外医院前来学习交流。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全省53家三级综合医院DRGs综合排名显示,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反映疾病严重程度、诊疗难度的病例组合指数排名全省第11位;反映外科技术实力的三四级手术例数及占比排名全省第12位;反映重点专科救治能力的54种重点监测病种及术种17个排名全省前10位。该院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三门峡养老模式,成立三门峡市康养中心;成立省内首家医教结合早教托育中心,有效解决双职工子女看护难题;率先成立门诊服务中心、临床服务中心、96569健康服务中心,打造“入院有人管、检查有人陪、出院回家有人访”的无缝隙闭环式健康管理服务。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发挥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作为联盟内的重要角色之一,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将遵循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医院联盟年会共识,依托健康养老、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整合资源,互帮互助,促进成员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百姓健康需求,为区域协同发展做出贡献,实现‘对标一流、区域协作、同创共赢’的目标。”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潘华说。

文艺汇演

交接会旗

认真听讲

开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