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锋
摔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意外情况,尤其在老年群体、儿童及运动爱好者中发生频繁。摔倒就像一场自由落体表演,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优雅落地还是华丽摔倒,导致扭伤、骨折。 摔倒了怎么办 摔倒之后,先别急着站起来,若此时盲目起身,很容易把小伤变成大伤。这时,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就像电影里那些超级英雄一样,在面对危机时,先稳住阵脚,观察受伤情况。 区分骨折和扭伤的方法 扭伤和骨折作为摔倒之后常见的两种情况,处理方法各有差异性。学会正确区分骨折与扭伤,可以帮助患者更加准确地采取自救措施,如可以从疼痛程度、肿胀情况、活动能力、是否变形、是否有骨擦音、是否有开放性伤口等方面进行区分。扭伤的疼痛程度通常比较局限,虽然疼,但是相对来说患者可以忍耐,且肿胀情况主要集中在受伤的关节周围。同时,扭伤后肢体还能勉强活动,受伤部位通常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形。若此时已经骨折,骨头会出现弯曲与突出,就像你把一根铅笔折断,断掉的部分会很明显。此外,骨擦音和开放性伤口大多在骨折的时候出现,扭伤只是皮肤擦伤。 应对骨折的方法 保持冷静,不要乱动 摔倒之后先深呼吸,保持冷静,此时慌乱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如果怀疑自己已经骨折,就千万别乱动受伤的部位。骨折就像玻璃碎了,乱动只会更加严重。骨折的骨头会刺伤周围的神经与血管,导致损伤情况加重。因此,骨折后,患者应避免乱动。 评估伤势,找帮手 检查受伤部位是否有明显的症状,若骨折部位有开放性的伤口或者已经出现严重变形,这时候需要赶紧找帮手,大声呼救,让身边的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若患者身边没人,赶紧用手机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原地等待救援。此时自己不能逞强,要相信医务人员,他们知道怎么处理。这就好像手机坏了,需要找专业的师傅去维修。在骨折后,也需要找专科医生处理。 固定受伤部位 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患者可以使用夹板、硬纸板或木棍等固定受伤部位。固定时,将夹板放在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用绷带或布条轻轻固定,松紧度以能放入一个手指为宜。这就像给骨折部位戴了一个支架,避免乱晃。 止血,保持温暖 如果骨折后有开放性伤口,那就要更小心,先用干净的布轻轻擦伤口周围的血迹,并用布直接压在伤口上,直到出血停止。如果布被血浸透,不要移开,再加一块布继续压迫。同时,摔倒之后身体会因为疼痛、紧张而发冷,需要找一件外套或毯子盖在身上,以保持身体的温暖,就像给身体做热敷,避免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尽早到医院就诊 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剧烈疼痛。因此,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进行检查,明确受伤情况。 应对扭伤的方法 休息 扭伤之后,要避免负重或继续使用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加重损伤程度。如果扭伤的是脚踝或膝盖,尽量不要行走;如果是手腕扭伤,避免手腕用力。 冷敷 扭伤后,血管会像开了闸的水龙头,血液直往外涌。因此,患者要赶紧找一个冰袋进行冷敷,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受伤部位。要是没有冰袋,也可以用冷水冲洗,目的是让受伤部位冷静,就像生气时需要找一个地方冷静一下。每次冰敷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20分钟,每次间隔1小时~2小时。 压迫、抬高 冷敷后,可以用绷带包扎受伤部位,避免乱晃。随后,患者要坐下来,把受伤的脚抬高,最好能高于心脏的部位,这样就可以帮助血液回流,减少肿胀。要是身边有枕头、垫子等,可以把脚垫高,让它好好休息。 找帮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的力量永远是无穷的,针对扭伤比较严重的情况,如肿得像馒头或者身体存在明显的疼痛难忍,此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外力去战胜它,可以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听取医生的建议。 摔倒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正确应对。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实现缓解受伤程度、加速康复的目标。不论是骨折还是扭伤,患者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消极,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以免病情加重。 (作者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急诊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