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玉昆 文/图
腕踝针是一种独特的中医针刺疗法,通过对腕部和踝部特定穴位进行皮下浅刺来调节整体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黄帝内经》中详细描述了十二经脉的根结理论,腕踝针疗法基于此,将十二个刺激点设在腕踝关节附近,与十二经脉的本部、根部相对应,主治全身各部位疾病。《难经》中“卧针而刺之”的“刺卫无伤荣”刺法,为浅刺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采用沿皮下平刺取浅层“卫气”,避免影响中层“营气”和深层“谷气”。 腕踝针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激发体内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治疗全身性疾病,且皮下浅刺方式使患者无酸、麻、胀、痛等不适感,疗效显著且迅速。 操作要点 体位:患者体位不限,针刺部位肌肉放松。 选穴:按症状所在区选同侧同名进针点,有全身或不定位症状时可选两侧。 进针:针刺深度约1.5寸(此为同身寸),针尖朝向病端,一般朝头端,症状在手部、足部则朝四肢末端。 留针:留针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上,最长不超过24小时,留针期间不捻针。 如穴位区域有较粗的血管或进针疼痛明显,可沿纵线方向移动进针点,不能向两旁移。 <F:\banxin\20241217\ea083da5-0065-4518-b189-cc29eff7dbc8.jpg> 在耳鼻喉科的应用 缓解鼻部手术后疼痛:可以减轻鼻腔胀痛,提高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术后康复。 鼻炎与咽喉炎: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症状。 耳鸣与耳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耳部神经功能恢复,调节整体功能。 应用优势 1.腕踝针起效迅速,对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患者无不适感。 2.腕踝针属于物理疗法,无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操作简便易掌握推广。 3.腕踝针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耳鼻喉科疾病,还广泛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 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由专科医生进行操作,确保安全有效。 2.避免禁忌证,如进针部位皮肤有瘢痕、伤口、溃疡及肿物,以及女性月经期、妊娠期等,不宜针刺。 3.留针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晕针等异常情况。 4.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