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榜
崔公让从事中医外科疮疡诊疗工作60年,曾兼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顾问、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等,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第二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脱疽是发生于四肢末端,严重时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包括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足等周围动脉疾病,具有预后差、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崔公让20世纪80年代主编出版我国首部《脱疽》专著,在脱疽的中医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创制出多种内外治良方,临床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十余年,收益颇多,现总结如下。
脱疽在中医中记载颇多,古代文献中多对其有所论述。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灵枢》云:“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者死,不治;不赤黑者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否则死矣。”提出“急斩之”的外科手术处理方法。《刘涓子鬼遗方》云:“敦疽发两足指,五日不穴死,四日可刺,其色发黑,痈不堪,未过节者可治。”晋代《肘后备急方》改“脱痈”为“脱疽”,并沿用至今。《外科正宗》云:“治之得早,乘其未及延散时,用头发十余根缠患指本节尽处……随用蟾酥饼,放原起粟米头上,加艾灸至肉枯疮死为度……用利刀寻至本节缝中,将患指徐顺取下……用玉膏生肉护骨完口。”详细记载了手术的时机、指征,以及多种外治方法和药物。《医宗金鉴·脱疽》采用内服药物、外敷膏药、手术截取、烫洗等方法,主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同时应用。 崔公让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实践,认为脱疽之发生,多因饮食不节、久病耗损或年迈体虚,致使脏腑功能减退,先出现肾阳虚、脾阳虚,继之肺气虚而终致心阳虚,阳气无力通行四肢,荣卫之气与寒湿之邪相搏,壅遏不适,稽留脉中,气滞血瘀,瘀血堵塞脉络,瘀阻不通而发病。崔公让强调脱疽之为病,其本为阳气不足、寒气客侵,其标为脉络瘀阻、肉腐骨脱,血瘀是根本的病理改变。崔公让提出“病在脉者调之血,病在络者调之血”的脱疽内治法则,祛瘀散寒以治其标,温阳益气以治其本,并形成“治瘀贯穿周围血管疾病始末”的学术思想。 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崔公让提倡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辨证审因、分期论治的理念。内治方面,注重中医四诊,详询病史,同时注重局部辨证。崔公让常将脱疽辨证分为热毒炽盛型、血脉瘀阻型、寒湿阻络型、气血两虚型,内服中药常以经验方通脉活血汤(当归、丹参、鸡血藤、炮山甲、黄精、玉竹、薏苡仁、陈皮、甘草)加减。 热毒炽盛型 毒邪客侵,经络阻隔,气血凝滞,瘀久化热,热胜则肉腐,呈现一派热毒之象。症见患肢皮肤潮红、肿胀、发热、疼痛,肢端坏疽,重者全身高热,神昏谵语,皮肤发黑、发暗,局部红肿热痛,溃疡处脓液量多质稠,伴有恶臭,舌质红绛,苔黄腻或黄燥或黑燥,脉洪数或弦数。此期治疗应清热凉血解毒或清热利湿解毒,方常用四妙勇安汤(加减),重用清热凉血药物。 血脉瘀阻型 此为阳气虚弱,寒凝脉络,血流不畅,气血瘀阻。症见患肢疼痛处固定不移,肢端紫红、暗红或青紫色,或有瘀点瘀斑,舌质淡暗或红绛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数或涩。治疗上易活血化瘀通络,方常用通脉活血汤(加减)。 寒湿阻络型 此为阳气虚弱,寒邪客侵,寒凝血脉,经络阻塞,呈现一派阴寒之象。轻者患肢怕冷,指端苍白,麻木疼痛,遇寒加剧,步履跛行,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迟缓;重者面色晦暗无华,精神怠倦,畏寒怕冷,肌肉萎缩,肌肤枯槁,肢体坏疽甚至腐烂,脓液量少质清,腐肉干枯,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或黑燥,脉沉数或涩。治疗上温经散寒、活血通络,重则培补元气、补气益血。轻型方常用通脉活血汤(加减),重则方合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气血两虚型 多由重病后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气血耗伤一派虚弱之象,症见面容憔悴,精神疲惫,消瘦无力,纳谷减少,患肢皮肤干枯、脱屑,爪甲无华,肌肉萎缩,四肢水肿,创面新肉不生,肉芽灰暗或暗红,脓液稀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疗上应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方常用通脉活血汤合人参养荣汤或八珍汤或顾步汤(加减)。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