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辨证治疗疾病二则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
中医内科案例剖析与思考
乔振纲医治冠心病心绞痛之法
打嗝的中医疗法
1
11 1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辨证治疗疾病二则
 


□杨树亮

案例一
  2008年8月5日初诊 陈某,男性,45岁,患间歇性腰痛半年,伴左下肢放射痛加重7天。
  病史 患者为纺织工人,因长期弯腰工作,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重,时痛如刀割火灼,并以蚁行感沿左下肢放射,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7天前,患者劳累过度导致腰痛加重,遂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结果显示:L4~L5、L5~S1腰椎间盘突出,L3~L4椎体骨质增生。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症见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上述腰痛症状仍存在,饮食尚可,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腻,脉迟缓。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中毒等病史;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未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温36.2摄氏度,脉搏75次/分,呼吸频率每分钟21次,血压130/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专科检查: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腰椎轻度右弯畸形;L4、L5,S1棘间及棘左旁压痛(+),左环跳穴压痛(+),用力按压时诱发左下肢放射疼痛、麻木;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5度(+),右侧(-);腹压增高且左下肢麻木加重;左膝腱反射减弱,左跟腱反射消失,左下肢外后侧及足底感觉减弱,足拇指背伸力、腰部功能活动(站位),前屈45度、后伸10度、左侧屈10度、右侧屈10度,左右两侧旋10%;骨盆挤压试验(-)、双侧“4”试验(-),双侧梨状肌牵拉试验(-)。
  中医诊断 腰痛(肾阳虚)。
  治疗 腰椎牵引、推拿、按摩、红外线理疗,每天1次。
  针灸辨证经络选穴治疗每天1次,选穴为大肠俞穴、关元穴、肾俞穴、腰阳关穴、命门穴、环跳穴、秩边穴、承扶穴、委中穴、昆仑穴。
  局部麻醉下进行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每7日1次。
  腰部外敷自制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骨痨膏。
  方药 干姜6克,熟地15克,甘草6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5克,续断15克,制附子6克。上方头煎加水500毫升,制附子用文火先煎约6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药物,煎至300毫升取汁;二煎加水约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取汁,两煎药物混匀,饭后热服,每天1剂,分2次服用。
  2008年8月12日二诊 患者腰部及左下肢体疼痛、麻木症状明显减轻,L4、L5、S1棘间及棘左旁压痛(-),左环跳穴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腹压增高,左下肢麻木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治疗。
  方药 干姜6克,熟地20克,甘草6克,山药20克,山茱萸2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l5克,续断15克,制附子6克。每天1剂,水煎服。
  2008年8月19日三诊 患者腰部及左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消失。笔者让患者继续服用中药1周,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患者症状未复发。
  按语 该患者腰痛伴左下肢麻木、疼痛,证属中医“腰痛”范畴。由于患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致腰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而见上述症状。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均为肾阳虚之象,四诊合参,属肾虚(肾阳虚之证)。
案例二
  2001年4月25日初诊 张某,男性,60岁,频繁出现短暂性讲话不清,头晕,眼斜5天。2001年4月20日,患者上述症状开始频繁发作伴意识丧失,双眼向右凝视,右侧上下肢抽搐,每天发作10余次,每次持续10秒钟至1分钟,血糖22.6毫摩尔/升,尿素氮正常,尿酮体阴性,头部CT(增强)检查未见异常,给予胰岛素、降糖药物及卡马西平等药物后,症状略有好转,但时有发作。观其临床主症: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抽动,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舌质红嫩、薄黄,脉象沉细而涩。
  病史 2000年10月21日,患者频繁发作短暂性讲话不清,头眼向右扭转,眼向右凝视,右上肢抽搐,每天发作10余次,每次持续5秒钟~10秒钟,发作间期除反应略有迟钝外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糖17.1毫摩尔/升,尿酮体阴性,头颅CT检查未发现异常。患者经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治疗(每天口服苯妥英钠0.3克),血糖降至6.0毫摩尔/升~8.5毫摩尔/升,于2000年10月8日停止发作。
  辨证 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血脉瘀阻。
  治则 滋肝益肾、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停用所有西药,口服纯中药治疗。
  方药 女贞子30克,枸杞子15克,丹参30克,赤芍12克,川芎12克,益母草30克,葛根30克,牡丹皮12克,怀牛膝15克,熟地15克,生龟甲2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
  2000年5月10日二诊 患者症状减轻,续服半个月。
  2000年5月25日三诊 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血糖7.0毫摩尔/升;继服20剂后,改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继续治疗。随访3年,患者症状未复发。
  按语 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客观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为隐发性,一旦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半是病程已长,并发症较多,如心、脑、肾、眼底等多脏器、多器官损害。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绞痛、神经痛、眼底出血、瘀血、瘀点、瘀斑、舌质紫暗等血瘀证候存在。此类患者血液黏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微循环均有不同程度障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容易形成血栓性疾病,此为活血化瘀治疗2型糖尿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除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尤其是并发冠心病、脑梗死、周围神经病变时是必备的有效治疗药物。赤芍、川芎,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益母草与怀牛膝合用,其化瘀、降血压作用可靠而持久;鸡血藤具有活血、补血的特点,同时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麻木、疼痛、抽筋、肌肉痉挛有特别治疗作用;葛根、牡丹皮,具有养阴化瘀作用;白术具有明显的降糖、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脑部循环血量的作用。其他治疗糖尿病的化瘀药物还有红花、玄参、三七、旱莲草、桃仁、郁金等,均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作者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