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高血压病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乳腺癌手术中的科学护理
骨折后应该注意什么
飞蚊症的诊断与缓解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优势
冠心病的早期征兆及预防措施
1
11 1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优势
 

□李非

痛风,这个曾经被视为“富贵病”的健康杀手,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疼痛,还可能对关节、肾脏等器官造成长期的损害。然而,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攻克痛风顽疾带来了新的希望。
痛风的本质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往往会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剧烈,犹如被老虎撕咬一般,苦不堪言。而在间歇期和慢性期,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尿酸盐结晶会逐渐沉积形成痛风石,破坏关节结构,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西医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着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关节液分析等手段,可以准确诊断痛风。在急性发作期,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和炎症。而在缓解期,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等则是治疗的关键,它们可以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来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减少痛风的发作。
当然,西医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而且,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尿酸代谢紊乱的问题。
此时,中医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范畴,其发病与人体的正气不足、外感邪气、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痛风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理。
在中医理论中,痛风的证型主要有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痰瘀痹阻证和肝肾亏虚型等。对于湿热痹阻型患者,常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方剂,如四妙散加减;寒湿痹阻型则采用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方法,如乌头汤加减;痰瘀痹阻证需祛痰化瘀、通络止痛,可选用桃红饮合二陈汤加减;肝肾亏虚型则以滋补肝肾、通络止痛为主,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还有许多特色的外治疗法。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中药外敷则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消肿止痛;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协同作用。在急性发作期,西医的止痛药物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为中医的调理争取时间。而在缓解期,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调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调节尿酸代谢,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痛风的复发率。
一位中年男性患者,痛风反复发作多年,每次发作都疼痛难忍。经过检查,发现其血尿酸水平长期偏高,关节处已有痛风石形成。在治疗过程中,首先给予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缓解急性症状,同时服用非布司他降低血尿酸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患者属于湿热痹阻型,给予四妙散加减内服,并配合针灸和中药外敷。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血尿酸水平逐渐下降,痛风发作的频率也大大减少。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