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糖尿病 |
|
□何茂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是以西医诊断分类为基础,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病机、证型、病程、并发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常以降低血糖为主要目标,以调节代谢为辅助目标,以防止并发症为长远目标,实现中西医互补互助。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消渴病”,多由于长期过食肥甘、脾肺气虚、阴虚火旺所引起。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口服中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药可以对身体代谢功能进行调理,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常用的中药有玄参、黄芪、山药、枸杞、柿子等,中药治疗讲究个体化调配,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身体特定穴位,可以对人体的代谢功能进行调节,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饮食疗法 中医认为,食物有“性味”,可通过饮食来调节人体内分泌和代谢,抑制血糖上升。例如,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苦瓜、芹菜等有助于调节血糖的食物。 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饮食管理 即通过控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来控制血糖水平的升降。常见的饮食管理方法包括控制总体热量摄入,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 体育锻炼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药物治疗 对于难以仅依靠饮食和运动来稳定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其口服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等,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提升胰岛素的利用率。对于经口服药物治疗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某些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减少西药用量。 避免口服降糖药失效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的二次失效是其中的一个挑战。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如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在磺脲降糖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能有效增强磺脲的疗效。 改善胰岛素抵抗 结合西药治疗的中药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治疗手段,能使胰岛素敏感性增高。如中药制剂黄芪、丹参、生地、知母、决明子、黄连等,经临床验证,对胰岛素抗性的改善效果较好。 并发症的防治 在医学界,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中医药是有一定优势的。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可采用中药熏洗和穴位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中医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效果,更是得到了糖尿病专家和中西医的一致认可。 改善理化指标 中西医结合能够有效改善理化检查异常指标。例如,对于心电图ST段或ST-T段压低、T波低平、尿蛋白阳性、低蛋白血症等指标,经中西医治疗后,这些指标可以得到较大改善,甚至恢复到正常水平。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保持适度的运动,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就地休息,出现低血糖时,应给予口服含糖饮料或食物,发病期间不宜参加运动。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确诊糖尿病后,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消极悲观。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卫生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