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药食同源话生姜 |
|
□张岩荣
说到生姜,大家都不陌生。生姜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还是常用的调味品。其实,生姜还是一味中药。姜入药有生姜、干姜和炮姜之分,其来源虽然相同,但是功效和特性却有很大的差异。 生姜,也就是我们从超市购买的鲜姜。它具有辛辣、芳香和温热等特点,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助消化。从中医角度上讲,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止呕解毒、温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虚寒导致的呕吐、肺寒咳嗽等症状的治疗,甚至可以解鱼、蟹之毒。 干姜,是将生姜晾干后所得,其性质比生姜更温燥。干制后,姜由生时的外散变为干后的内守,解表发汗作用消失,转变为温中温阳,性质从辛温变为辛热。干姜能温中散寒,对于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呕吐、腹泻、痛经,以及月经不调等症状有良好疗效。 炮姜,是将干姜进一步炒制而成。炒制后,姜的辛燥性降低,苦味增强,颜色加深;温里虽然不如干姜迅猛,但是其性质更加温燥,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用于治疗便血、崩漏等虚寒性出血。同时,炮姜具有温中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女性痛经和产后腹痛。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用姜呢? 1.在风寒感冒初期或者淋雨后,可用姜水加盐泡脚。做法:将双脚泡于温热的姜水中,并在姜水中加入适量盐;在泡脚过程中不断添加热水,浸泡到脚面微微发红即可。 2.当出现风寒导致的咳嗽症状时,可以用生姜汁擦背。做法:将生姜汁和温开水按照等比例混合,将其均匀地涂抹在背部的皮肤上即可。 3.因关节炎导致疼痛难耐时,可将盐水煮姜后外敷,可以缓解疼痛。做法:将生姜切成厚片,用浓盐水煮熟,用热的姜片外敷于腰部和膝关节,反复数次,可起到舒筋活血、缓解关节冷痛的作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