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明确病因
慢阻肺的发生与长期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密切相关。吸烟是引发慢阻肺的首要危险因素,95%以上的患者都有吸烟史。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气道黏膜和肺泡组织,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狭窄、气流受限。此外,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等也是重要的诱因。
识别症状
慢阻肺的症状通常呈进行性发展,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偶尔的咳嗽、咳痰,多发生在晨起时。部分人误认为这是由普通感冒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引发的症状,从而延误诊疗。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的症状,如爬楼梯、快走时感到呼吸困难。在疾病晚期,患者即使处于静息状态,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此外,胸闷和喘息也是常见症状。若长期吸烟者出现持续咳嗽、咳痰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查,以早期发现慢阻肺。
消除危险因素,从源头预防
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吸烟者应立即戒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研究表明,戒烟5年后,慢阻肺的发病风险可下降50%。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防护,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佩戴N95口罩。从事粉尘作业者,务必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定,佩戴专业的防尘面具。此外,定期接种疫苗也非常重要,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
规范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对于已确诊的慢阻肺患者,规范治疗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药物治疗是基础,主要包括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等。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改善呼吸困难症状。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气道炎症。祛痰药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康复训练,提升呼吸功能
康复训练对于慢阻肺患者至关重要。呼吸训练是核心内容之一,患者可通过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方法,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缩唇呼吸的具体做法是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尽量延长。腹式呼吸是通过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增加通气量。患者可取仰卧位或坐位,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向外隆起;呼气时,腹部向内凹陷。适当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劳累。
慢阻肺的防治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消除危险因素、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措施,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