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旸 王 平
4月27日至29日,“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暨“健康体重管理”“爱国卫生”两场主题活动分别走进平顶山市郏县、许昌市襄城县,为当地群众送去健康处方、保健知识和义诊服务。来自北京、郑州及省内各地的医疗专家们结合两地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需求,为县级医院医生、乡村医生开展技术提升“再充电”培训,并对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对口帮扶指导。 在郏县会议中心报告厅内、在襄城县市民广场上,群众跟着健康科普专家诵读春夏之交的养生口诀,患者追着义诊专家咨询用药和处方建议,年轻的乡村医生围着会诊专家团队反复请教转诊问题。这些场景构成志愿服务中的一个个“高光”时刻。
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实现“志愿服务+”
招募国家级、省级、市级医疗专家志愿者,联合县域内医疗专家志愿者组成专家团队,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已经是“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的规定动作。 4月28日上午,郏县人民广场上的大型义诊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参与。 早早排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中医科主任杨祖福义诊台前的47岁患者祁女士(化名),一脸愁容。“我一顿饭吃不了几口就胀气,感觉肚子里总有气出不来。吃了饭没多久就饿,吃了又消化不了。因为这,我每天的心情都不好。”听了祁女士的主诉,杨祖福耐心地为她查体,并提醒她留意更年期相关症状可能引起的脾胃不适。拿到杨祖福为自己开出的健脾益气的处方,祁女士的脸上有了笑容:“想着吃不下饭就是胃里的毛病,大专家一提醒,我才知道这和更年期也有关。我回去要多注意了。” 在义诊进行的过程中,“中国好医生”、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肿瘤科)副主任王启鸣的义诊台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基层百姓对于肿瘤防治知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今天找我咨询的多数是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相关问题的人。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要快速补足基层相关科普、治疗的力量,做到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的早诊、早治、早干预,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及其家属对这类疾病的恐慌。” 与郏县的义诊活动现场类似,4月29日上午在襄城县市民广场上进行的大型义诊活动,同样热火朝天。 义诊专家团队刚刚抵达义诊现场,带着病历来找省级专家会诊的、打包药品来找药学专家咨询合理药物配伍的、带着病痛来找中医疼痛和中医骨伤专家现场治疗的患者,把义诊区域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把优质医疗资源和健康知识送到了基层群众跟前,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健康服务和健康传播就延伸到哪里。”襄城县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贾志永说。 除了在县城主城区开展大型义诊活动,由国家级、省级、市级医疗专家志愿者组成的联合义诊团队,还将优质医疗服务输送至乡村。由杨祖福、北京电力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滕哈乐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松、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范太兵等组成的流动义诊小分队2天内深入郏县、襄城县的10多个乡镇,为行动不便的乡村留守老年人、重疾患者等提供义诊服务。 60岁的郏县冢头镇陈寨村患者徐先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徐先生因右肩关节疼痛一个多月,行动不便。听说郏县中医院专家要到冢头镇中心卫生院义诊,他便在义诊现场找到了郏县中医院针灸推拿一科主任王朝君治疗。经过查体,王朝君诊断徐先生患有肩周炎,在徐先生的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等处施以针灸。30分钟后,徐先生右肩部活动功能明显好转,能自由上举,疼痛感基本消失,他直夸义诊服务好、专家医术高。 在郏县广阔天地乡为两位心脑血管重症患者提供了入户义诊服务后,滕哈乐感慨道:“我是土生土长的郏县人,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在郏县工作了几十年的医生。这次能回到郏县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百姓提供服务,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希望这个有效的医患沟通途径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形式多样的一场场义诊活动,不仅拉近了县域群众和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家的距离,还让县域内的医疗短板被更精准地“识别”。因此,“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还特别启动了志愿服务专家团队对口帮扶活动。接连2天,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多名骨干专家组成的对口帮扶团队,分别走进郏县、襄城县的县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带教、查房、会诊、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等,把县级医疗机构最需要的医疗服务和技术“送上门”。 现阶段,依托多种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家团队带动县级医疗团队,县级医疗团队对口帮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志愿服务+”模式。
结合重点专项行动形成“主题活动+”
自2025年起,结合卫生健康工作领域的年度重点专项行动,为“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定个“主题”,成了活动的一个新亮点。 郏县开展的“健康体重管理”主题活动,结合《关于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个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通知》对体重管理工作提出的目标要求,全方位推动体重管理科普宣教进家庭、进社区、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宾馆、进餐馆食堂等场所,旨在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帮助群众掌握体重管理知识与技能,积极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活动期间,由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郏县中医院等进行的健康科普作品展演,围绕医疗干预、中西医结合参与体重管理等内容,进行科普宣讲,内容新、形式活,现场互动频繁。同时,这场主题活动还特别邀请公安民警、执法人员、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特殊人群参与,把“健康体重管理”的理念带到更多人的身边。 据郏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利恒介绍,郏县已经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签约项目。今年,全县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会把“健康体重管理”理念宣讲及技能普及纳入常态化工作,将健康膳食、运动处方纳入签约服务中。同时,针对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还会重点加强对行业的健康管理,把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实现“健康体重管理”的各行各业全覆盖。 襄城县开展的“爱国卫生”主题活动,则是结合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主题,将“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和“爱国卫生月”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健康科普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进园区、进家庭,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推动健康知识进万家;聚焦完善健康政策、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等重点,推出多项群众“可感可及”的活动举措。 这些贴近民生的主题活动,成为一张张亮眼的名片,不断拓展“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的服务范围。
志愿服务“可感可及” 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是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文明办、省爱卫办、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打造的健康品牌行动,也是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惠民实事”清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郏县和襄城县的启动仪式上,相关领导分别为两地的健康科普专家团队代表、医疗团队专家代表授旗;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和医药卫生报社分别为两地捐赠了乡村医生健康教育工具优盘、健康大礼包和健康科普报纸。活动中,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团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围绕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预防,妇女孕产保健,青少年肥胖、近视预防的人群特性和常见病研发标准课件,开展了覆盖乡村医生、老年人、妇幼、学生、职业5类重点人群的专场科普讲座。来自两地的青年志愿者们还进行了宣誓:以实际行动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健康家庭、健康单位和健康社会,为健康河南建设贡献力量。 “这些都是我们系列志愿活动的创新举措。这项活动已开展10多年,我们联合专家团队仍在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让医疗志愿服务更加可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赵圣先介绍道。 目前,“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已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等多个奖项,助力健康河南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2024年3月,以省级带动、市县联动、大力引领、系统跟进为探索路径的“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被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推介。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10件“惠民实事”清单中提出实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十百千万”行动,重点就是以“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为抓手,省级开展10场、市级开展100场、县级开展1000场活动,做强品牌,让医疗志愿服务、健康科普传播更加“可感可及”。


活动现场

义诊现场

帮扶郏县中医院

科普讲座现场


健康科普作品展演

专家在义诊现场问诊

专家为患者扎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