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安县: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为群众送上稳稳的幸福
关注世界哮喘日
漯河市启动老年“六健”服务进社区活动
安阳市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消防安全整治行动
三面锦旗背后的生命守护战
三面锦旗背后的生命守护战
1
11 1 2025年5月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新安县: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为群众送上稳稳的幸福
 

   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郭环都 游新苗)铺就信息一张网,真正实现“安心就医”;构建急救体系,助推基层能力提升;实施同质化管理,确保工作落地见效——这是新安县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三大亮点。
    近年来,新安县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优势,持续推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已初步形成“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良好就医格局,“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正逐步得到实现,群众就医获得感、信任度不断增加,新安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做法成功入选2022年、2023年、2024年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典型案例。
    新安县建成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慢性病管理、远程门诊等七大共享中心,将4家县级公立医院、12家镇卫生院和308个村卫生室的医技检查、临床诊疗、慢性病管理等数据进行有效串联;投入8000余万元将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之间的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等系统互联互通;投入1.2亿元,为医疗机构配备9台CT(计算机层析成像)(其中县直医院4台、乡镇卫生院5台)、16台DR(数字X线摄影术)、20台彩超和180台心电图机;投入300余万元,建设120急诊急救信息调度平台和7个急救站点,真正实现了医共体信息资源“一朵云”存储和“一张网”运行;以健康档案为基础,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将县域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慢性病、公共卫生等医疗数据全部纳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管理;在全省率先完成区域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应用效果等“四个标准化”建设。
    新安县人民医院(县医共体总医院)在全省率先通过A级急救站验收,胸痛、卒中、创伤、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重症等五大急诊急救中心持续高效运行,肿瘤、重症、疼痛、介入、静脉栓塞等五大临床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拥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特色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4个、培育学科5个,县级业务中心(专科)20个。在推进镇村急救能力建设上,新安县通过“五上门”服务,使乡村医生成为急救“吹哨人”。目前,该县1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救治单元现场验收,6家卫生院卒中救治单元通过省级验收,已完成村胸痛、卒中救治哨点评审验收274个。
    新安县以提高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创新成立医共体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在各成员单位推行涵盖文化建设、感控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心电质量控制、影像质量控制、病理与检验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等10个维度的同质化管理体系。以诊疗同质为例,新安县医共体向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布设检查终端,建设冷链物流,推进远程会诊、心电、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覆盖医共体内所有医疗机构,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质化诊断服务。
    2024年,新安县县域就诊率达81.98%,卫生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33%,出院人数增长20%,受理急救信息3.1万次,救治患者6000余名。新安县人民医院获2023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综合考核结果B级。7家卫生院获评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10家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1家卫生院顺利通过河南省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评审验收,4家卫生院入选河南省“五个100”实践样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