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苏木
张仲景与“三根茶”
贾府消腻吃枸杞芽
餐桌上的中药之二十二荠菜
“补气之王”——黄芪
1
11 1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补气之王”——黄芪
 

□黄艳丽

 

   在中医药文化中,黄芪是备受人们瞩目的药材之一。如今生活节奏较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黄芪因出色的免疫调节能力,深受人们青睐。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形状呈圆柱形,分枝极少,上端稍粗。黄芪的长度一般在30厘米~90厘米,直径1厘米~3.5厘米,表面有灰黄色或淡褐色的“外衣”,上面分布着纵皱纹,就像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
    黄芪质地坚硬且富有韧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还带有粉性,皮部如同温润的羊脂玉,呈现黄白色,木部则是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凑近轻嗅气味微弱,放入口中咀嚼,微甜中带着一丝豆腥味。
    这些特点不仅是鉴别黄芪品质的关键,还体现了大自然赋予它的独特属性。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肺经,被誉为“补气之王”。《本草纲目》记载:“(黄芪)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黄芪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与人体脏腑功能的调节紧密相连,体现着中医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文化内涵。
    现代科学研究结果显示,黄芪含有黄芪多糖、黄酮、皂苷等活性成分。黄芪多糖,可以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黄芪提取物,能明显降低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为黄芪的养生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芪在养生保健方面作用广泛。对于心血管系统,黄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守护心脏健康;对于新陈代谢,黄芪可以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辅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另外,黄芪还能利水消肿,改善肾脏功能,减轻水肿症状。
    在中医临床中,黄芪常与其他药材配伍成经典方剂。比如玉屏风散,以黄芪为君药,配伍防风、白术,能益气、固表、止汗,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尤其适合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的人群使用。在补阳还五汤中,也重用黄芪,可以补气、活血、通络,常用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黄芪的服用方法简单易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将15克~30克黄芪用开水冲泡,焖15分钟~20分钟后饮用,反复冲泡至味道变淡;也可以在炖鸡、炖猪排骨时加入15克~20克黄芪,美味又养生。
    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容易感冒的人群,不妨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使用黄芪养生。然而,感冒发热、阴虚阳亢、热毒炽盛者不宜服用黄芪,使用前应咨询专科医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信阳市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