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伦
一天中午,我正在外面吃饭,接到了一个好朋友的电话:“我爸三叉神经痛,最近疼痛严重,想去你那里住院治疗。”“没问题!”随后,我安排值班医生给这位老先生办理了住院手续。 下午一上班,我开始对这位老先生进行常规问诊和病情评估。然而,初步评估的结果,让我高度怀疑三叉神经痛这个诊断。 这位老先生今年73岁,7年前因为颌面部疼痛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保守治疗后疼痛消失。1年前,他出现下颌部疼痛,呈阵发性,经中医针灸后好转。1个月前,他再次出现下颌部疼痛,且疼痛程度较前严重,每日发作1次~2次,多于傍晚或夜间发作,每次持续10分钟~15分钟。他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效果不错。 这位老先生有三叉神经痛病史,此次为下颌部疼痛,呈阵发性,难道是三叉神经痛复发? 然而,通过进一步问诊和体格检查,我直接推翻了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一般是单侧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剧烈疼痛,多位于眼眶上部(眼支)、上颌、上唇及上牙床部位(上颌支)或下颌、下唇及下牙床部位(下颌支),呈阵发性,一般为几秒至几分钟(单次发作很少超过10分钟),发作时往往有局部诱发因素(如洗脸、刷牙、说话等),有的患者有扳机点(轻微触碰可突发剧烈疼痛)。这位老先生双侧下颌部疼痛,每次疼痛时间长达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无明显诱发因素(吃饭、刷牙、说话均不受影响),体格检查中没有压痛,也没有扳机点。“您这不是三叉神经痛。”我对这位老先生说。 不是三叉神经痛,那么他的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您平时疼痛发作的时候,一般是在做什么?除了疼痛,还有什么不舒服?”“一般是在休息的时候,有两次是在拖地的时候。痛得比较厉害,有时候还感觉有点心慌。”此时,虽然他的心电图显示没有异常,但我依然作出了初步诊断:他的下颌部阵发性疼痛很有可能是冠心病心绞痛导致的。 很多人认为,心绞痛发作时都是心前区、前胸或背部疼痛。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发作时都是这样的。很多人心绞痛发作时,可能出现肩膀痛、胳膊痛、颈部疼痛、腹痛、牙痛、头痛,有的甚至都心肌梗死了,还没有任何症状(无症状性心肌梗死)。一位心内科教授说:“除了头发梢和脚指头,其他部位的疼痛,都有可能是心绞痛导致的。”虽然这句话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是说明了心绞痛疼痛部位的多样性。心电图显示没有异常,是因为不是发作的时候做的,不具有决定性的参考价值。 稍后,这位老先生的进一步检查结果和我的初步诊断相符:下颌部无异常;心脏CT(计算机层析成像)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冠状动脉多处狭窄,其中左回旋支中段重度狭窄;心脏彩超显示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57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根据检查结果,我基本确认这位老先生的下颌部疼痛与心脏疾病相关。 最后,我让这位老先生去心内科住院治疗。 疼痛治疗的第一步是什么?诊断!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基石。很多疼痛治疗效果不佳,很有可能与诊断错误有关。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