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冠心病的病因与治疗 |
|
□陈志明
冠心病这个“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本文主要介绍冠心病的病因与治疗。 发病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养成不良饮食习惯(如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会提高血液中脂肪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会在血管内壁形成沉淀,久而久之在血管内壁形成粥样斑块。这种状况让患者的血管如同积满水垢的水管,使管腔变得狭窄,从而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粥样斑块逐渐累积,有可能出现出血、破裂,进而形成血栓,血栓阻塞血管后使患者产生心肌供血不足。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较高,使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化,进而降低血管壁的弹性,对血管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导致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引发冠心病。长期血压过高,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会损坏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会使血管壁内脂质沉积的状况加重,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冠心病病史的人,发病风险更大。因为这类人群的血管功能、脂质代谢等方面基于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存在先天性缺陷,所以出现冠心病的概率更高。 不良生活习惯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时间存在不良情绪,会使人的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过多,进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加重心脏负担的情况。酗酒、吸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吸烟 长期吸烟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损害人的血液系统。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情况加重。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产生的血管收缩,能使患者血压升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冠心病患者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效果明显,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对于合并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可以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来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β受体阻滞剂是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冠心病患者的有效药物,可以缓解心率过快、心肌耗氧量过高、心脏负担过重的状况。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水平,抑制粥样斑块产生。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当下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医生用导管将支架送入狭窄的血管部位,再用支架撑开血管,恢复血液流通,缓解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心脏支架手术,有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 心脏搭桥手术 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心脏搭桥手术来治疗。在手术中,医生会取患者的大隐静脉等血管,建立一条新的通道来联通冠状动脉狭窄的远端和近端,让血液在新通道流动,绕过血管狭窄部分,达到恢复心肌供血的目的。 冠心病能治愈吗 如今的医疗技术还不能根治冠心病,主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与治疗,改善患者心肌供血情况,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改善心肌供血状况,但是患者仍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坚持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按时服用药物,维持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不注意保养,冠心病就有可能复发。部分患者术后感到症状缓解,于是掉以轻心,养成高脂饮食、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使血管再次出现狭窄问题。冠心病虽然难以治愈,但是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有效控制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总之,冠心病的发生和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对生活的影响。我们要重视冠心病的预防,为自己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