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在麻醉恢复室接受一段时间的监护。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及并发症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要点及手术后的护理技巧。 生命体征监测 麻醉恢复室护理的核心是生命体征监测,内容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医务人员需要对这些数据定时记录,并密切观察是否有异常变化。生命体征如有任何异常波动,都预示着可能有潜在的风险,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呼吸道管理 患者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时一般处于麻醉状态,做好呼吸道管理很重要。医务人员要保障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呕吐物或分泌物对呼吸道造成阻塞。如果患者需要机械通气,就要正确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定期对患者的呼吸状况进行评估。另外,医务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等。 疼痛管理 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疼痛评估及管理方法,利用综合措施缓解疼痛的方法有多种,如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面部痛苦评分等。根据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可以选择对应的药物进行镇痛处理,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除此之外,物理疗法、心理干预也可以辅助止痛。 体温管理 患者在麻醉或手术期间,可能出现体温下降现象,低体温不仅会影响患者舒适度,还会增加手术后并发症风险。因此,医务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如调整室内温度或者加盖毛毯等。 液体管理 在麻醉恢复室,患者需要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医务人员要根据医嘱,准确计算输液量及输液速度,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 心理支持 有些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医务人员在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患者关心及支持。患者家属也要配合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麻醉恢复室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病、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等。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异常表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果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之,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不仅复杂,而且需要医务人员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敏锐的观察力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医务人员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护理理念持续更新,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将会更加精准、高效。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