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路
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造成一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并伴有恶心、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合理饮食 消化不良的发生常与人们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良相关。因此,改善消化不良需要对饮食进行调理。在饮食管理过程中,人们要坚持合理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更不能饱一顿饥一顿,要保证食物的可消化性,建议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及水果,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水果应以温性水果为主,比如木瓜、苹果、香蕉等。这些食物含有能够促进消化的酶,从而避免食物在肠道中堆积。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科学饮水,如果饮水不科学会造成胃液被稀释,进而影响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尽量减少餐后饮水,餐前喝水可以有助于胃酸分泌。 适度运动 消化不良,一般是进入机体的食物无法及时消化所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适度运动,可以改善消化不良。比如,吃完饭60分钟后进行适度运动(散步、跳广场舞或打太极拳等)加快机体代谢,促进胃肠蠕动。 保暖措施 如果日常生活中胃部受到寒冷刺激,会造成胃功能损伤,进而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因此,人们需要在生活中做好自身保暖工作,注重天冷加衣、天热减衣,尤其是对腹部保暖,能够减轻消化不良症状。 明确病因 很多人对消化不良不够重视,认为该疾病较为轻微,不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但是,如果消化不良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症状加重。因此,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后,医生需要及时确定发病原因属于器质性还是功能性,并依据检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消化不良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消化不良会出现食积,进而导致人们食欲降低及机体营养摄入异常。因此,了解消化不良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供职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