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红
核心提示:安阳市肿瘤医院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深化“伴飞计划”,推进学科优化,以及癌症早筛等,实现门诊接诊超1.3万人次、节省医疗费用455万元,四级手术占比提升至56.79%,构建“分级诊疗+医防融合”新模式。
安阳市作为全国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之一,有序整合医疗资源,组建了2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安阳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1个肿瘤防治专科医联体(安阳市肿瘤防治专科医联体)。 安阳市肿瘤防治专科医联体由安阳市肿瘤医院牵头,全市15家设有肿瘤学科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与2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不同,经过探索,安阳市肿瘤防治专科医联体功能定位为立足全市肿瘤患者,通过肿瘤质控管理的一体化,与县域医共体有效衔接,建立上下贯通的功能性紧密型医联体。自成立以来,安阳市肿瘤防治专科医联体主动融入医改大局,将医联体建设与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协同推进。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始建于1972年的安阳市肿瘤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防、筛、康”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安阳市根据各县(市、区)不同情况制定帮扶策略,保证各县(市、区)主要专业有专家门诊开放。开设安阳市肿瘤医院汤阴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内黄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殷都区医院等4家分院。在安阳市肿瘤医院殷都区医院成立肿瘤内科,每周增设内科专家门诊4个,放疗专家门诊1个,同时开展放射治疗、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其他协作;在安阳市肿瘤医院内黄医院的基础上,结合内黄县中医院具体情况,针对肿瘤外科展开深度协作;与内黄县人民医院共建肿瘤中心,把分散在各科的肿瘤患者统一管理,促进专科医联体与县域医共体有效打通,全方位衔接。 截至目前,安阳市肿瘤医院共选派高级职称人员32人次,中级职称43人次,开放专家门诊36个,累计完成门诊接诊13627人次,超声检查3004人次,常规病理诊断767次,开展肿瘤多学科MDT(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843次,收治住院患者783人次,三级手术、四级手术共657台。此外,举办肿瘤规范化诊疗集中培训6期和县(市、区)巡讲10期,培训医务人员800余人次,协助成员单位组建肿瘤多学科团队,规范开展多学科讨论。 深化医防融合协同 医防协同作为我国卫生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及举措,旨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改变当前以治疗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衔接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治理水平。为促进医防协同,安阳市肿瘤医院重点做好了两方面工作。 科普宣传 安阳市肿瘤医院与大型媒体合作,创办“肿瘤防治,医联在线”大型系列科普栏目,强化肿瘤科普宣传、医联体惠民政策及下沉医师工作讯息,播出肿瘤科普视频313期;分别以“综合施策,科学防癌”和“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2024年和2025年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先后派出102名专家11批次开展“送技术、送知识、送义诊”活动,义诊2400人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开展“健康科普,送医下乡”活动8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93人。 癌症早筛 安阳市肿瘤医院依托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模式,为主城区45岁~74岁居民进行常见恶性肿瘤的免费筛查,已完成龙安区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和风险评估36781人,高风险人群18779人,高危率为51.06%;完成筛查体检6480项次,发现疑似癌症、癌前病变等各类阳性体征352例,高危人群筛查阳性率为5.43%;开展多种癌症免费筛查活动,如“关爱甲状腺,蝴蝶行动”、前列腺癌免费筛查等;承担河南省民生工程,免费“两癌”筛查400例,入院治疗21例;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万人筛查活动,从2024年12月11日开始到2025年1月,完成问卷调查2693人,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2924人,肺功能检查1008人,共在12个地点组织筛查21天(其中5个企业筛查10天,7个乡村筛查11天),参与人员173人次。 深化“伴飞计划” 2024年6月28日,安阳市肿瘤医院启动“伴飞计划”。“伴飞计划”是通过和国内顶尖医院专家团队的深度合作,签约国内第一梯队的名院名医,定期在安阳市肿瘤医院坐诊、手术。 安阳市肿瘤医院通过“伴飞计划”紧盯发展趋势、加强学科建设,以“四引”(引平台、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为抓手,努力造就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创新人才、青年才俊,为安阳市及周边地区人民健康带来福祉,助力安阳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提升。 自“伴飞计划”开展以来,安阳市肿瘤医院先后投入335万元,与8个国内顶尖专家团队开展“伴飞计划”。专家团队包括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外科刘红教授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毛友生教授团队、妇瘤科吴令英教授团队、头颈外科安常明教授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陈克能教授团队、胃肠外科申占龙教授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贲门胃外科郭庆渠教授团队等。截至2025年3月30日,“伴飞计划”开通“伴飞专家”特需门诊99余次,门诊接诊1295人次,指导手术82台,开展业务培训、教学查房125次,为262位疑难重症肿瘤患者开展多学科会诊,预计节省费用455万元。群众的就医负担减轻,就近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提升了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进学科建设优化升级 压缩放内科病区 安阳市肿瘤医院减少床位133张,降低轻症及低标准患者住院比;完善临床路径,规范检查用药,优化收入结构,2024年药品耗材收入占比较2023年减少1.66个百分点;创新开展日间治疗新模式,对于市区内轻症肿瘤化疗患者,在门诊进行日间治疗,费用按住院80%报销,满足了众多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2024年7月运行至今,日间治疗1669人次,被列为河南省解决“民生痛点难点领域”典型案例。 成立食管中心及肺外科中心 安阳市肿瘤医院新增的普通外科和胸外科为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腹部肿瘤外科学在原有省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获批河南省医学重点支持学科,是全省支持的23个重点学科之一,也是唯一的地市级医院;持续开展新技术,是豫北首家、安阳市唯一的完成手术机器人辅助胃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专科医院;加大投入力度,全年取得科研成果7项,其中省科技成果1项,省卫生健康委科技奖励1项;核医学科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签署使用合同,实现科研成果转化“零”的突破;截至2024年底,承接GCP项目127个,较2022年增加81项,较2023年增加62项,项目总收入6224.74万元。 全面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 安阳市肿瘤医院完善医院22个专业委员会,2024年累计开展“三基三严”培训34期,覆盖近4200人次;2025年开展同类培训13期,覆盖近1600人次。住院死亡患者人数占比由2023年的0.24%降至2024年的0.11%,每百名出院人次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由2023年的2.02%增加至2024年的2.88%。在原有3个质控中心的基础上,牵头成立胸外科质控中心、核医学、临床营养3个质控中心。 实现多方共赢新局面 城乡居民得到实惠 下沉专家门诊量超13000余人次,方便了县(市、区)居民就医;伴飞专家开诊后完成特需门诊及复杂肿瘤手术,为群众节约医疗费用455余万元;开通日间化疗病房,已有1669名患者在门诊接受化疗。 分级诊疗优势显现 基层肿瘤诊治水平显著提升,更多患者留在当地治病;通过伴飞计划,让更多疑难重症患者不出安阳得到诊治,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 学科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2024年出院患者手术占比由2023年的22%提升至22.77%,四级手术占比由2023年的50.74%提升到了56.79%,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从2023年的39.68%提升到43.72%。 收入结构更加优化 内科降低轻症及基础组患者比例,重点放在危重症患者救治及临床科研上;在床位规模压缩、住院患者减少的前提下,2024年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24.82%提升至26.65%,药品耗材收入占比减少,医疗服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医疗质量提高 住院死亡患者人数占比下降,开展医联体肿瘤规范化培训和县区巡讲,提升区域内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在2024年11月举办的肿瘤质量控制中心述职评价会议上,安阳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荣获全省第三名。 安阳市肿瘤防治专科医联体将砥砺前行,为健康安阳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