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得了胆道结石如何治疗
得了胆道结石如何治疗
颈椎保健知多少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生化检验中的肾功能指标解析
脑出血的症状识别与紧急处理
肿瘤病理诊断如何指导靶向治疗
细菌培养为何要等三天
1
11 1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肿瘤病理诊断如何指导靶向治疗
 


□郭宇

   在肿瘤治疗领域,靶向治疗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精准治疗的背后,病理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导航”作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精准地指引着靶向治疗的方向。
    精准定位靶点,锁定治疗方向
    靶向治疗,顾名思义,是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靶点进行治疗。这些靶点通常是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的特定分子,它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病理诊断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检测手段,如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找出肿瘤细胞上存在的特定靶点。
    以肺癌为例,不同类型的肺癌,其靶点存在很大差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较为常见。医生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对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分析,一旦发现EGFR基因突变,就可以确定患者适合使用针对该靶点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这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EGFR,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就像精确制导的导弹,直击肿瘤的要害,而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相对较小。
    动态监测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肿瘤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的靶点可能会发生改变。病理诊断就像一个敏锐的监测器,能够实时“跟踪”肿瘤细胞的变化情况,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在治疗初期,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后,肿瘤可能会明显缩小,病情得到控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肿瘤细胞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原有的靶点发生改变或出现新的靶点。此时,通过再次进行病理诊断,如重复基因检测,医生可以及时了解肿瘤细胞的最新变化。如果发现肿瘤细胞出现了新的基因突变,如ALK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融合,就可以更换针对该新靶点的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继续有效地控制病情。
    判断预后,助力个体化治疗
    病理诊断不仅能指导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还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预后,帮助医生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对肿瘤组织的病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如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医生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预后。例如,在乳腺癌的病理诊断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是重要的预后指标。如果患者的肿瘤组织中ER、PR阳性,通常预后相对较好,且对内分泌治疗敏感;而HER2阳性的患者,虽然肿瘤可能更具侵袭性,但是可以使用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改善预后。医生会根据这些病理诊断信息,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其他因素,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
    病理诊断在靶向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从精准定位靶点到动态监测病情,再到判断患者预后,对靶向治疗进行全方位指导。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病理诊断将更加精准、高效,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