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冉
正确的急救止血措施不仅能够迅速控制出血,减少血液流失,还能为后续的医疗救治赢得宝贵时间。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识别外伤出血类型 在采取止血措施之前,首先要准确判断出血的类型。常见的外伤出血主要分为3种: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 特征是血色鲜红,血液搏动性向外涌动,出血速度快,量大,往往呈喷射状。 由于动脉血压较高,出血量大且迅速。因此,动脉出血的危险性最大,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止血处理。 静脉出血 特征是血色暗红,血液持续性向外溢出,出血量相对动脉出血较少,但持续时间长,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可能导致大量失血,影响生命安全。 毛细血管出血 特征是血色鲜红,血液从创面向外缓慢溢出,出血量小,通常可以自行凝固。 动脉出血的急救止血 直接压迫法 用干净的纱布或棉垫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上,利用压力阻断血流。同时,抬高出血部位以减少血液流动。 止血带法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的紧急情况,是有效的临时止血手段。操作时需谨慎,以免伤及血管、神经。准备时,可选用专业止血带或替代物如布条、领带。绑扎时应置于伤口近心端,上肢出血选上臂上1/3处,下肢则在大腿中上部。绑扎时需确保松紧适宜,既能有效阻断血流又不影响远端血液循环。使用后务必记录时间,每隔40分钟~60分钟需松开一次,每次松开持续5分钟~10分钟,以避免长时间绑扎导致肢体坏死。 静脉出血的急救止血 加压包扎法 准备无菌纱布、绷带或干净的毛巾、手帕等材料,将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完全覆盖伤口。随后,在伤口上方用绷带或布料施加适当压力进行包扎,注意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防止过松导致止血无效。最后,用胶带或绷带固定包扎物,确保其稳固不脱落。 抬高患肢 如果可能的话,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少血液流动和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的止血 清洁伤口 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周围的污物,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轻轻覆盖伤口。 消毒包扎 如果伤口较小且不深,可以使用碘伏等消毒液对伤口进行消毒,然后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包扎。 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 遇到外伤出血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迅速评估出血情况,并采取合适的止血措施。 及时呼救 如果出血量大或自己无法处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人员前来救治。 避免污染 在处理伤口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脏毛巾、脏衣服等可能污染伤口的物品。最好使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 定期观察 止血后,要定期观察伤口情况,检查是否有再次出血或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补充体液 对于大量失血的患者,应及时补充体液,以防休克。可以饮用一些含电解质的饮料或温开水。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