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玉液汤——降血糖的良方
“两个结合”视野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紫河车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乙型肝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1
11 1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玉液汤——降血糖的良方
 


□豆沉着
玉液汤,始载于近现代中医泰斗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治疗糖尿病的验方,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玉液汤配方组成:生山药30克,生黄芪15克,知母18克,生鸡内金(捣细)6克,葛根6克,五味子9克,天花粉9克。笔者结合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分析玉液汤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高血糖。患者以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为特征,常伴有虚弱、乏力等。
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饮食失节(如过食肥甘),或情志失调,或劳逸失度,致使脾脏、肾脏受累。脾气不足,失其运化功能,不能布津达肺,则表现为口干唇燥,口渴欲饮,故饮水自救。脾主升清,脾气亏虚则水湿不化,清气不升,水谷精微随湿气下趋,下注小肠,清浊未分而渗入膀胱。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司膀胱开阖。糖尿病患者肾气亏虚,开多阖少,固摄无权,故精微不藏而走泄,造成津液亏乏。水亏则火炽,又肾阴亏损,阴虚阳亢,固摄失司,则大量津液和水谷精微随小便而出,故小便频多、有脂、味甜。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失职,气血生化乏源,则表现为体重下降、倦怠乏力、自汗盗汗等气阴虚象。脾肾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气健运、化生精微,须借肾阳温煦。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充养,才能成熟。因此,脾与肾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医宗必读》有言:“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病不生。夫脾具土德,脾安则土为金母,金实水源,且土不凌水,水安其位,故脾安则肾俞安也。肾兼水火,肾安则水不挟肝上犯而凌土湿,火能益土运化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可见,脾与肾协同,此为“脾肾互赞”。糖尿病患者,脾与肾气阴两虚。
气属阳,津液属阴。气能生津又能行津,气为津液化生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津液源于水谷精气,气的运动变化是津液输布的动力。气虚,则精微物质不能升化滞留血液,或由尿中泄漏而出,致使阴精亏虚。阴虚则生内热,内热盛又耗气伤阴,形成恶性循环。可见,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气阴两虚,本虚标实。故对应治则为补脾固肾、益气滋阴。
君药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肺经、脾经,其药性升浮,补气升阳。《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本草正义》有言:“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肾……”黄芪入脾补土,可使脾气升而达肺,肺气充而布津。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所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现代医学中,人体对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此过程异曲同工。一个宏观,一个微观。
山药,味甘,性平,入脾经、肺经、肾经,有益气养阴、补脾益肾的功效。正如《神农本草经》中载:“主消渴热中……补不足,益气。”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有言:“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山药滋补,正可对治糖尿病所致消瘦、乏力。黄芪补气升阳、山药滋脾益肾,既可加强黄芪补气之功,又可养阴益肾,固缩小便。两药配伍,一者使脾气升,散津达肺。二者使肾气固,封藏精微缩尿,共同升阳益气,补脾固肾滋阴。山药、黄芪,重用为君药。
臣药
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经、胃经、肾经,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效。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经、胃经。用在此处,取其清热生津之功。《本草汇言》赞其:“天花粉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神药也。”在此地,知母、天花粉合奏清热滋阴、润燥止渴之功,共为臣药。
知母、天花粉与君药黄芪、山药合用,则元气升而真阴复,气旺自能生水。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述:“黄芪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源,而知母又能大滋肺中津液,裨阴阳不至偏胜,即肺调和而生水之功益普也。”君臣合用补脾肾气阴两虚治其本,滋阴清热止渴以治其标,而达标本兼治。黄芪、知母配伍精妙,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协调阴阳、升降有序。
佐药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效。《神农本草经》载:“主消渴,身大热……起阴气……”《用药法象》云:“其气轻浮,生用则升阳生津。”
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经、胃经、小肠经、膀胱经,于本方中健脾助运、善消食积,化水谷为津液。《神农本草经》曰:“主消渴。”张锡纯言:“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经、心经、肾经。《本草汇言》记载:“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五味子于方中生津,并固肾缩尿,不使水液下趋。
葛根、鸡内金、五味子相伍,共奏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之功,共用为佐药。且葛根、黄芪配伍精妙:升阳生津——共助脾气上升以散津达肺。玉液汤中七药配伍,在固肾补脾的基础上重用益气药物,以求治糖尿病之元气不升、脾肾两亏、气阴两虚。诸药共用,达到固肾补脾、益气滋阴、生津止渴之效。
(作者供职于重庆金凤实验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