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下一版  
立秋节气养生之道
学习《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有感
药食同源话海参
小儿腹泻——山药芡实小米粥
河南刘氏中医九宫点穴正脊学术流派 九代传承 打破束缚创新发展
1
11 1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药食同源话海参
 

□黄鸿昊

 

   海参被视为宴席上的上乘佳肴,为“海八珍”之一,我们在诸多美食和药膳食谱上经常能够看见它的身影。海参富有弹性,口感极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古代,海参还是宫廷御膳常用的食材,可以制作出众多特色名菜,如佛跳墙等。
    中医对海参认识深刻,在药用、食疗价值上有不少记载。清代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参有“补肾经,益精髓,消痰涎,摄小便,壮阳疗痿,杀疮虫”的功效。
    除了这些功效外,赵学敏还进一步列举儒医盛天然救治妇人血证的医案,说:“盖海参能生百脉之血,若失血过多,必须以此补之,其生血之功,捷于归芍也。”赵学敏认为,海参是补血佳品,生血功效不次于当归、白芍,在补血治疗上有重要优势。
    清代医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载有新加黄龙汤,也加入海参,提出:“按海参之液,数倍于其身,其能补液可知,且蠕动之物,能走络中血分。”从这里可以看出,海参数倍于其身,储液强;蠕动之性,说明其有祛瘀之功。
    中医食疗,可以改善体质或养生。《调疾饮食辨》不仅介绍了海参具有“养血养阴、补诸虚百损”的作用,还介绍了海参的食疗方法,如“虚劳咯血咳嗽,同老鸭煮”“妇人产后蓐劳,同羊肉煮食,并饮其汁”等,提出配伍海参以生血补阴。
    《本草征要》谈到海参入心经、肺经、脾经、肾经,指出海参能“补养肺阴,免于短夭。阳事难兴,常餐得效”,亦可“清炖食之,对虚人有益”。
    此外,清代医学家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说,海参“咸温滋肾”,有“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的作用,认为“产虚、病后、衰老、羸弱,宜同火腿或猪羊肉煨食之”。海参对于体弱之人或虚损疾病,有补益强身的功效。然而,食用海参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随息居饮食谱》就强调了海参不宜“脾弱不运、痰多便滑、客邪未尽者”食用。
    研究人员发现,海参富含诸多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凝血和降血脂等功效。
    海参还有一些妙用。如《溪秘传简验方》记载:“一切痈疽、金疮,破烂生蛆,诸药不效者。用海参切片,焙干,研敷。蛆皆化黄水流出,再用生肌药收口即愈。”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治疗方法。
    以下为海参日常药膳方:
    海参粥 材料:海参20克~30克,粳米100克,葱、姜、盐适量。做法:海参泡发后洗净,切成薄片;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海参与粳米,煮成粥后加入适量葱、姜、盐,再煮片刻即可。功效:滋养肾阴、益胃生津。
    海参炖羊肉 材料:海参50克~100克,羊肉250克,葱、姜、盐适量。做法:海参泡发后洗净,切成片;羊肉洗净,切成块;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海参和羊肉炖1小时;再加入适量葱、姜、盐,炖片刻即可。功效:补血健阳、润燥调经。
     (作者系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