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坚持问题导向 创新方式方法 安阳医疗设备集采成效显著 |
|
近日,安阳市完成了首批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工作,放射类降幅52%,彩超及生命支持类降幅58%,为医院节约采购资金7451.64万元,节资率达47%,集采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统筹推进 突出集采的权威性 安阳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医疗设备集采工作,并作为深化医改的突破点和协同发展的着力点,统筹谋划,高位推进,有效调度,破解难题。安阳市纪委监委围绕集采各环节出台相关制度,制定流程图、风险图、对策图,在全程指导中彰显权威性。安阳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集采,在有效监督中坚持政治性、人民性、公正性。 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发文,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医院采购”为原则,在统一集采部署上联动发力、在规范集采措施上联动发力、在创新集采模式上联动发力、在解决集采困难上联动发力,积极探索并打通医疗设备集采的新路径,擦亮安阳集采新品牌。 安阳市卫生健康委研究制定了《安阳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工作方案》,成立由委主要领导牵头的集采领导小组,从全市遴选专家并组成集采保障团队,将医疗设备集采列为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实行例会制度和台账管理,建立推进机制,细化考评要素,加快了集采推进步伐。 充分论证 提升集采的精准性 在给医疗设备的价格“挤干水分”这条路上,已经有不少地方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此,安阳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先后赴上海、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充分了解外地集采工作经验,认真学习外地集采运行机制,为探索适合安阳市医疗设备集采工作道路提供引导。 在学习和吸收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安阳市卫生健康委面向全国征集适合集采的产品,107家企业积极响应并递交资料。安阳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了3轮次市场调研,为医院和企业搭建供需桥梁,打通双向通道,通过走访调研,多方听取意见,确保了医疗设备与临床需求相匹配,为制定招标参数和控制价格提供了有利依据。 针对安阳市医疗设备采购现状和考察调研结果,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临床需求化、采购规模化、价格精细化、集采法治化”的原则,采取集中招标、以量换价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行为,促进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充分保障临床需求,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着力防范廉政风险。 严格管理 确保集采的规范性 根据安阳市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需求,安阳将数字X线摄影系统、医用核磁共振装置、超声类设备、监护类设备、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输液泵等6类品种纳入本次集采范围。 市、县、乡三级32家公立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合体,成立安阳市医疗设备集采联合体领导小组、联合体工作小组、联合体招标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安阳市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担任,工作小组和招标小组组长由安阳市人民医院领导担任。各小组按照《安阳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工作方案》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推进措施,压实相关责任。 安阳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从流程、硬件、软件、供应链管理、质量体系、业绩经验等多维度,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了公开遴选,22家招标代理机构参加了本次遴选,并由遴选出的招标代理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程序进入安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采购。 安阳市卫生健康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科学制定设备参数和评审标准。根据医疗设备品种繁多、参数各异、医疗机构需求不同等特点,安阳市卫生健康委汇总和审核了各医疗机构的采购需求,对6类产品进行分包处理,将6类医疗设备进行打包公开招标,形成放射类和彩超及生命支持类两个包组,发挥集采优势,达到以量换价目标。 精心组织 强化集采的高效性 针对集采工作中的政策把握和可能存在的疑虑问题,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合召开医疗设备批量采购政策宣讲会,向潜在供应商进行政策宣讲,答疑解惑,营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行业营商环境。 针对集采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安阳市卫生健康委进行系统化顶层设计,实施远程异地评标,会同安阳市财政局共享省级医院专家资源。安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供“前伸后延”服务,制定13项预案,采用“远程异地评审”“5+2专家配置”“席位制分散评”等多项举措,全力保障项目开展;无死角、全覆盖评标,全场景、无缝衔接评标全流程,实现评标过程零干预、评标区外人员零进入。安阳市纪委监委严把标前“入口关”、标中“评审关”和标后“履约关”。安阳市医疗保障局依据中标结果,科学制定医保支付医疗服务价格和动态调整机制。安阳市审计局促进制度机制建立,问题关口前移,有效防范经济运行风险。 安阳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集采工作,先后组织召开2024年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集采工作部署会议、集采工作推进会议,对集采工作做出了系统安排。4月26日、5月8日、5月17日,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分别召开市场调研会,组织相关专家完成设备参数和评审标准制定;5月30日,在安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挂网,公示期为20天,两个包组分别于6月21日和6月24日开标,截至6月25日招标完成,共历时103天,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 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充分发挥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集采联合体的主体作用。本次集采付款方式为验收合格后3个月内,付总货款的95%,剩余5%作为质保金,质保期满后一次性无息支付。对不按规定采购、使用、回款的医疗机构,或未按合同约定供货、发生商业贿赂等行为的企业,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将予以惩戒。 安阳市公立医疗机构需求量较大的CT(计算机层析成像)、核磁、数字X线摄影系统、超声类、监护类、输液泵6类医疗设备全部纳入本次集采范围。本次集采预算资金约1.61亿元,节约公立医院采购资金约0.75亿元,节资率达47%,放射类医疗设备降幅为52%,彩超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降幅为58%。 降幅在60%~80%的医疗设备中,中低端台式彩超降幅为76.24%、数字化胃肠造影装置降幅为75.47%、中端便携式彩超降幅为73.66%、监护仪降幅为71.53%、中端妇产台式彩超降幅为67.18%、高端32排CT降幅为63.22%、32排CT降幅为62.33%、高端数字胃肠造影装置降幅为61.10%。 降幅在40%~60%的医疗设备中,多参数遥测中央监护系统降幅为59.93%、中端台式彩超降幅为59.41%、高端台式彩超降幅为56.98%、高端便携式彩超降幅为56.18%、高端1.5T核磁降幅为54.26%、64排CT降幅为53.65%、超高端彩超降幅为48.85%、256排CT降幅为43.30%、输液泵降幅为43.03%、有创监护仪降幅为41.27%。 大型医疗设备价格下降更加明显。超高端256排CT中标单价从2469万元下降至1450万元;高端1.5T核磁中标单价从1237万元下降至631万元;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标单价从687万元下降至345万元;64排CT中标单价从744万元下降至395万元;超高端彩超中标单价从217万元下降至120万元。 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开展医用设备集采,搭建了开放竞争、充分竞争的平台,进一步营造了公平、透明的行业营商环境。从总体上看,批量集采虽然让企业降低了医疗设备的价格,但采购量的集中也给供应商带来规模效应。企业参与集采,能完成“规模订单”,有效降低了营销成本。同时,集采促使企业回归以质量和技术为中心的良性竞争轨道,铲除了腐败滋生的土壤,帮助建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企业的“亲”“清”关系。 下一步,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上级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总结本次集采工作经验,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医疗设备集采,探索完善的集采政策,扩大集采覆盖范围,促进大型医疗设备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净化流通环境,引导医疗机构规范使用,更好保障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张治平 朱晓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