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梅
人体很精妙,每一个器官都在默默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一种疾病可能会悄悄地在胆囊中“生根发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那就是胆结石。对胆结石,如果不加以警惕和重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结石。胆结石的主要成分包括胆固醇、胆红素、钙盐等。这些成分在胆汁中的比例失衡,加上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淤积等因素,会逐渐凝聚形成结石。 胆结石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胆结石的重要因素。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超过胆汁酸和磷脂的溶解能力,从而析出胆固醇结晶,逐渐形成结石。另外,饮食不规律,尤其是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增加,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条件。 除了饮食,肥胖也是胆结石的一个高危因素。肥胖者体内的胆固醇合成增加,且胆囊收缩功能相对较差,胆汁排泄不畅,容易形成胆结石。遗传因素在胆结石的发病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胆结石患者,那么其亲属患胆结石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胆结石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它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随着胆结石的增大或位置的改变,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或背部,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胆结石导致胆管梗阻,可能引发黄疸、发热、寒战等严重的胆道感染症状。 对于胆结石,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腹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腹部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结石的首选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内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等信息,且操作简便、无创。 确诊胆结石后,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胆结石的大小、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一般可以采取定期复查、调整饮食结构等保守治疗方法。但是,如果胆结石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出现并发症,如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就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 预防胆结石,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首先,要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其次,要按时吃早餐,促进胆汁的排泄,防止胆汁淤积。此外,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也有助于预防胆结石。肥胖者、孕妇、有家族病史者等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胆结石,早期治疗。 胆结石虽然常见,但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预防胆结石的发生。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胆结石的困扰,拥抱美好的生活。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