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喜喜
在日常生活中,药品是我们应对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伙伴”。与食品一样,药品也有自己的“保质期”,即有效期。在有效期内的药品,其化学性质、生物活性及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一旦超过这个期限,药品就可能失去原有的效果,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正确管理药品和处理过期药品,是每个家庭都应重视的问题。 药品有效期是什么 药品有效期是指在特定的储存条件下,药品能够保持其质量特性的期限。这一期限由制药企业根据严格的稳定性试验结果确定,并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在有效期内,药品的有效成分、物理性状、生物活性等均能满足既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过期药品的危害 疗效减弱或失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品中的有效成分可能会逐渐分解、降解,导致药效减弱,甚至完全失效。使用这样的药品,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产生有害物质:某些药品过期后,成分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例如,一些抗生素过期后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过期药品的杂质含量可能增加,使用后不仅无法保证疗效,还可能引起过敏、消化系统不适等不良反应。 细菌或微生物污染:液体制剂、眼用制剂、外用药膏等若超过有效期,更容易受到细菌或微生物的污染,使用后可能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 如何管理药品 定期检查:建议每3个月~6个月对家庭药箱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检查所有药品的有效期,将临近或已过期的药品挑出。 正确储存:遵循药品说明书上的储存要求正确储存,一般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潮湿环境。特殊药品如胰岛素需要冷藏保存。 标签清晰:保留药品原包装,确保包装上的有效期清晰可见。对于已开封的药品,最好在包装上标记开启日期,以便跟踪使用情况。 理性购买:避免大量囤积药品,按需购买,减少浪费。 处理过期药品的正确方式 不要随意丢弃:不要随意将过期药品丢入垃圾桶或冲入下水道,以免污染环境或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 参与回收活动:许多地区设有药品回收点或定期开展药品回收活动,通过这些渠道可安全处理过期药品。 一定要关注药品有效期。正确处理过期药品,不仅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还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提高大家对药品有效期重要性的认识,可促进合理用药,构建安全、健康的用药环境。记住,对待过期药品,一定要及时清理,科学处理,守护我们的健康。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