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生
百日咳曾经是导致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将百白破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百日咳的发病率大幅下降。但是,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一年,百日咳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存在“百日咳再现”现象。百日咳再次来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该如何选择药物呢?下面,药师带你了解百日咳相关知识。 百日咳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百日咳具有传染性强、病程较长等特点,潜伏期5天~21天,一般为7天~14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百日咳“卷土重来”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有关,还与医务人员对百日咳的关注度提高、症状监测敏感度提高、新检测技术的应用等有关。根据临床表现,百日咳分期如下: 卡他期:有流涕、打喷嚏、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这个时期具有极强传染性。卡他期持续1周~2周。 痉咳期:表现为阵发性痉咳,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咯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咳更严重,影响睡眠。痉咳的次数随着疾病的发展增多。这个时期一般持续2周~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 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抗菌药物治疗百日咳 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减轻症状,缩短传染期,发病1周~2周内接受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对百日咳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可以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由于阿奇霉素使用更简单、疗程短,因此可以作为首选药物。因为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高,>2月龄的儿童和成人,如果存在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禁忌证、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或者感染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菌株,可考虑使用复方新诺明。 阿奇霉素:口服或静脉给药,优先选择口服给药,疗程5天 <6月龄婴儿10毫克/千克/天,疗程5天。 ≥6月龄儿童第1天10毫克/千克(最大剂量不超过500毫克),顿服;第2天~第5天,5毫克/千克/天(最大剂量不超过250毫克),顿服。疗程5天。 成人第一天500毫克,第2天~第5天250毫克/天。疗程5天。 克拉霉素:口服给药,疗程7天 ≥1月龄儿童7.5毫克/千克/次(最大剂量1克/天)。 成人500毫克/次,每12小时1次。 不推荐用于新生儿。 罗红霉素:口服给药,疗程14天 儿童10毫克/千克/次(最大剂量2克/天)。 成人500毫克/次,每6小时1次。疗程14天。 由于罗红霉素有引起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风险,故不推荐用于新生儿。 复方新诺明:口服给药,疗程14天 服用复方新诺明,需要注意:1.复方新诺明可引起结晶尿、管型尿等不良反应,因此服药期间应多饮水,以防发生不良反应。如果疗程长、剂量较大,除了多饮水,还可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2.存在下列情况时禁用复方新诺明:对该药过敏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2个月的婴儿和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慎用。 治疗百日咳的抗菌药物均为处方药,患者一定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遵医嘱使用。除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我们还需要对患者按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隔离、科学佩戴口罩;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钙剂。如果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适龄儿童一定要及时、全程接种相关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百日咳。每个人都要做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了解百日咳的病因、特点、症状、预防、治疗,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减少发生感染的风险。 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百日咳的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前海人寿广西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