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百日咳的防治
科学应对产后抑郁
如何管理药品
慢性病患者的门诊护理
全麻药物是如何分类的
胆结石的预防和治疗
带你了解肺纤维化
1
11 1 2024年8月3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慢性病患者的门诊护理
 


□赵玄玄

   当今社会,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慢性病通常指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门诊护理是其长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关乎疾病的控制,更关乎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慢性病患者门诊护理的重要性
    慢性病的特点决定了患者需要长期与疾病共存,而门诊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持续监测、指导和支持。通过定期门诊随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门诊护理还能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门诊护理的主要内容
    病情监测: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血糖、心率、呼吸等)、体重、腰围等,以及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根据这些数据,医生可以评估疾病的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用药指导:慢性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正确服药,避免漏服、误服或擅自增减药量。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为其制订个体化饮食方案。例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高血压患者要减少钠盐的摄入,冠心病患者要避免摄入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等。
    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对于慢性病的控制非常有益。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推荐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和运动强度,同时提醒患者注意运动安全。
    心理护理: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倾听、安慰、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树立积极的心态。
    长期管理的艺术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患之间的信任和有效沟通是慢性病管理的基础。医护人员要有耐心,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倾听他们的诉说,解答他们的疑问,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个体化护理:由于每个慢性病患者的病情、生活方式和需求都不相同,门诊护理要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因素,提供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服务。
    教育与培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疾病的控制至关重要。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多媒体平台等方式,向患者普及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等,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支持:家庭在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家属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支持,协助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
    定期评估与调整:由于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门诊护理计划需要定期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慢性病患者的门诊护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管理、精心的护理,加上积极配合医生,慢性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