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静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急、病情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主要介绍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公众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科学的护理指导。 发病原因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胆石症、高脂血症等。此外,手术与创伤、乳头及周围疾病、内分泌与代谢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感染等因素,也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根据病情的轻重,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症、中重症和重症;按病理分型,可分为间质水肿型和坏死型。 主要症状 腹痛 患者出现突发性、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向腰背部放射。 恶心、呕吐 多在患者起病后出现,呕吐物常为胃内容物、胆汁或咖啡渣样液体。 腹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胀症状。 发热 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持续3天~5天;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超过1周,需要考虑继发感染。 低血压及休克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症状,如脸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 怎样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清淀粉酶测定,以及血常规检查、超声检查、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等。其中,血清淀粉酶测定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患者通常在发病后12小时~24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达到峰值,持续7天~10天。 如何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一般治疗 患者遵照医嘱禁食,进行肠外营养或空肠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监护。 药物治疗 包括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抗菌药物等。抑制胃酸分泌,可以间接抑制胰腺分泌,如奥美拉唑等。抗菌药物常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头孢菌素等。 内镜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需要在发病后的24小时~72小时进行内镜手术治疗,清除胆管结石,恢复胆道通畅。 手术治疗 对于以上治疗无法缓解症状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尽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患者需要短期禁食,可以饮用温水。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后,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要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生活护理 患者在疾病恢复期要绝对卧床,如果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此外,患者应逐步增加运动量,从床边活动到近距离的步行。 药物护理 患者应遵照医嘱规范使用药物。如果出现高热、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服用退热药物。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精神异常或抑郁,因此,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医务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和支持。 (作者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