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管理成效剖析 |
|
我国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于2004年8月正式启动,河南作为首批5个试点项目省份之一,至今已达20年。河南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救治了大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构建了比较完善的中医药救治方案和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形成了中医辨证施治的诊疗体系,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全国乃至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将20年工作统计撷英介绍如下: 治疗人数与试点市、县(区)分布 20年来,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已经覆盖全省多个市、县(区),累计登记注册治疗感染者达1万余人。 2004年,在河南省内5个省辖市、9个县(区)启动了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按照自愿的原则,首先为1732例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中医药临床救治。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试点省辖市、县(区)逐渐扩大,目前已覆盖全省8个省辖市的31个县(区)、218个乡镇、803个行政村、1361个自然村,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了中医药治疗的机会。 病历纳入与档案管理 在病历纳入与档案管理方面,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形成了规范的流程。自项目启动以来,已先后进行了多次病历纳入,从最初的1732例,到如今的1万余例,每一次的病历纳入都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和患者自愿原则进行。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建立了完善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每位患者的治疗情况都能得到详细记录和有效管理。河南设置标准档案室两处,管理自2004年以来,在档患者随访治疗病历近9万本。同时,河南还建立了中医药治疗随访病历数据库,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和相关政策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医疗团队与随访治疗 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在“三统一,三结合”(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治疗方案、统一评价标准;临床救治与科研相结合、固定方药与辨证施治相结合、中医药治疗与抗病毒治疗相结合)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网格诊疗模式和稳定的艾滋病中医药临床医疗队伍,汇聚了众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现有省级专家39人,市级、县级专家375人,乡村医生183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安排个性化的治疗方案。20年来,各级专家不辞辛劳巡诊,直接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保障艾滋病患者能够持续获得有效的中医药治疗。同时,河南积极开展基层中医医师培训,推动了中医药在艾滋病高发地区的推广与应用,20年累计培训万余人次,持续提高基层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服务能力。 临床疗效与社会效益 经过20年的努力,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和社会经济效益。中医药诊疗体系得以建立与推广应用。艾滋病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随访统计分析显示,艾滋病患者的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体征积分年平均下降约80%以上,CD4+T淋巴细胞计数保持稳定或增高,中医药治疗随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年病死率下降至0.93%,相关医疗支出下降。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减轻了艾滋病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将继续深化研究和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完善治疗方案和管理模式。同时,河南省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此外,河南省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彰显河南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展示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和显著成效,注重加强重点内容统计和趋势分析,为规划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由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雷 颀、孟鹏飞、宋夕元、郝明玲、马秀霞、侯思伟、徐立然编辑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