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
当遭受骨折这种严重的身体伤害时,除及时寻求专业的诊治外,正确的饮食和护理也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骨折后的饮食须知 1.增加钙质的摄入。骨折的愈合需要大量的钙质。因此,患者应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小鱼干、绿叶蔬菜等;同时,也可以适当补充钙片。 2.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修复骨折的主要物质。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蛋、豆类等。 3.多摄入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的吸收和利用,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促进骨折愈合。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类、蘑菇等,同时适当晒太阳也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4.适量摄入微量元素。锌、铜、锰等微量元素对骨折愈合有重要作用,患者可适当食用坚果、海鲜、全谷类食物等。 5.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酒精和烟草会影响骨折的愈合,不利于骨折的恢复。因此,骨折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和吸烟。 骨折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1.固定制动。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医生会为患者选择适当的固定方式,如石膏固定、夹板固定等。固定制动能够减轻疼痛,防止骨折移位,促进愈合。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避免自行拆卸或调整固定装置。 2.疼痛管理。疼痛是骨折后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通过药物、理疗等方式缓解疼痛,保持舒适的体位也有助于减轻疼痛。如果疼痛持续不减轻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3.功能锻炼。适当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肢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并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 4.定期复查。骨折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心理支持:骨折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注意安全。骨折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在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安全可靠。 7.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有利于康复。 8.注意患肢保暖。适当的保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患者应注意患肢保暖,避免受寒。 总之,骨折后的饮食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在骨折康复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护理注意事项,争取早日康复。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也是战胜病痛的法宝。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创伤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