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黄河三门峡医院为一名孕妇实施复杂血栓抽吸术 |
|
本报讯 (记者朱晓娟 通讯员白艳娟)近日,黄河三门峡医院介入科团队联合超声科团队,为一名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孕妇成功施行超声引导下“腔滤器置入术+血栓抽吸术”。 31岁的霍女士因“左下肢肿胀、疼痛1天”,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黄河三门峡医院就诊。根据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霍女士被确诊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并且是极为凶险的髂总、髂外静脉血栓。血栓位置高、体积大,一旦脱落,极易引发致命的肺动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短期内进展快,极有可能导致下肢缺血、坏死,脱落后可能导致大面积肺栓塞等。霍女士已怀孕12周,入院后被确诊为易栓体质。对于霍女士,虽然抗凝治疗是首选方案,但是如何尽快降低下肢高位静脉血栓风险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多学科会诊中,介入科认为常规的介入治疗方案虽然能有效解决血栓问题,但是术中的X线辐射会对孕早期的胎儿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霍女士的血栓位置正处于胎儿前方,会对胎儿进行X线直射。同时,霍女士的左下肢高度肿胀,会诊团队判断有发展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类型——股白肿的迹象。 最终,介入科团队决定实施超声引导下“腔滤器置入术+血栓抽吸术”。此项手术中面临的最大的考验是:手术中常规使用的导丝直径仅有0.89毫米,在超声探头下时隐时现,而血栓抽吸术所用的导管在超声波下完全不显影,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导致血管损伤甚至破裂穿孔。 历时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抽出血栓混合物40余毫升。术中复查结果显示左下肢静脉复通。 霍女士出院后能正常上班。经过2个月的抗凝治疗,她来到黄河三门峡医院进行复查,其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左下肢静脉通畅,血栓消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