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曹亚光 郑思杰 朱晓红)近日,信阳市中医院卒中中心多学科团队通过高效协作,成功治疗一位35岁的出血性卒中患者,并创新性完成自体颅骨修复。 患者曹女士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不清,被紧急送至信阳市中医院工区路院区急诊科。接诊后,该院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迅速安排曹女士做颅脑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曹女士被确诊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该院医护团队立刻采取降颅压、止血等抢救措施,同步启动多学科联动机制。神经外科副主任李小东带领团队进行会诊,根据曹女士的影像资料和临床症状,决定紧急进行血肿清除术。在与曹女士的家人充分沟通后,李小东团队为曹女士实施了“脑室穿刺引流+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术中完整保留自体颅骨。术后,曹女士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3个月后,曹女士又来到信阳市中医院工区路院区,接受颅骨修复。手术由李小东主刀,主治医师曹亚光协助。他们将曹女士的自体颅骨精准毫米级解剖复位,有效修复了颅骨缺损。与传统的人工材料修复相比,自体颅骨修复在生物相容性、外观自然性方面有明显优势。术后,曹女士的头颅形态与功能均恢复理想,身心状态良好,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本次救治充分展现了信阳市中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成效。急诊科、影像科、神经外科等科室高效协作、无缝衔接,通过绿色通道的优先处置、先诊疗后付费等机制,有效提高了抢救效率。此外,神经外科团队在急危重症的处置与颅骨修复技术上实现双重突破,为颅脑损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