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杨 朔)4月7日,周口淮海医院副主任医师祝海峰带领显微外科团队,为一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成功实施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郑先生今年74岁。2021年,郑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减退,症状为近事遗忘、词汇匮乏、表达能力差、方向感差、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在接受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郑先生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据郑先生的家人介绍,他的大脑里就像有一块“橡皮擦”,逐渐擦掉他的记忆,他认不出家人、朋友,不会语言交流,不能自主进食,无法独立行走。 4月1日,郑先生住进周口淮海医院。结合郑先生的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医生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据祝海峰介绍,如果患者的脑子里堆积了过多的代谢废物——坏的蛋白,就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由于颈部的淋巴系统与脑内的淋巴系统是相通的,因此加速颈部淋巴引流,就可以清除脑内坏的蛋白。采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将患者双侧直径0.2毫米左右的颈深淋巴管与静脉在高精度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精准吻合,同时对患者的颈部神经和肌肉进行松解,降低脑内淋巴回流压力,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蛋白被转运出颅腔。手术可以加快患者“脑腔废物”的清运速度,提升清运效率,有效缓解病情,逐渐恢复大脑神经功能,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郑先生的淋巴管壁菲薄,手术难度大。4月7日,显微外科团队历时5个多小时,成功为郑先生重建了颈深淋巴管-静脉通路。术后,吲哚菁绿造影显示,郑先生的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很成功。 目前,郑先生的目光呆滞消失,反应正常,方向感明显,与他人交流自然流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