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健康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七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凡士林的临床应用
每周一练
电击伤的急救方法
荨麻疹的诊断与治疗
冬至节气话养生
1
11 1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电击伤的急救方法
  初步判断
    电击伤的概念 电击伤,通俗而言即触电,是指当一定量的电流经过人体时,所引发的组织损伤以及功能障碍现象。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心搏骤停和呼吸骤停等危急状况。电击伤主要分为全身性损伤与局部损伤两种类型,其中局部损伤又被称作电灼伤。
    在日常生活中,220伏特~380伏特电压的低压交流电触电情况最为常见,此种触电情形极易使触电者因心室发生颤动而不幸死亡。而当电压达到1000伏特以上的高压电时,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烧伤情况出现,或者引发呼吸暂停以及窒息等严重后果。
    电击伤的机制 电击对人体造成损伤的程度,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电压因素,电压越高,触电后流经人体的电流量就会越大,那么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也会越为严重。其次是电流强度,电流强度越大,对人体组织的破坏作用也就越强。再者是电流种类,交流电相较于直流电而言,其危险性要更高。还有频率高低的因素,不同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通电时间的长短也至关重要,通电时间越长,机体遭受的损害也就越重。触电部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人体不同组织的电阻存在差异,所以在电击后损伤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当电流由一手进入,另一手或另一足通出,且电流通过心脏时,就会立即引起心室颤动。
伤情判断
    轻症: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同时皮肤和脸色会变得苍白,口唇也会呈现发绀的状态,还会伴有惊慌不安以及四肢软弱无力等表现,全身也会感到乏力,甚至会有短暂的抽搐现象发生,严重时会导致意识丧失。
    重症:患者会出现持续抽搐,甚至休克或昏迷不醒。对于由低电压电流引起心室颤动的患者,皮肤会呈现苍白色,无法听到心音,也触摸不到大动脉的搏动,很快就会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而当高压电流引发呼吸中枢麻痹时,患者会陷入昏迷状态,呼吸停止,但心跳仍然存在,全身会变为青紫之色,可能在短短10分钟内就会出现心脏停搏的危险状况。
    继发性损伤:如果患者接触高压电后被弹出,可能会出现肢体骨折、内脏损伤等。
    在电灼伤方面,低压电灼伤的局部表现通常较为轻微,仅仅表现为皮肤出现白色或黄色的烧焦斑点。然而,高压电引起的电灼伤则常常表现为有一个进口和多个出口,组织烧伤的程度非常深,可深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波及骨骼等重要组织。并且,在1周之后,由于血栓的形成,会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和出血,但一般情况下不会伤及内脏器官。
现场急救
    立即切断电源,这是现场急救的首要步骤。可以使用不导电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将伤员尽快从电源中脱离出来。急救者在进行这一操作时,不能直接接触触电的伤员。
    当伤员成功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对其全身情况进行仔细检查,特别是要关注呼吸和心搏的状况。一旦发现呼吸或心搏停止的情况,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迅速开展心肺复苏操作。
    轻症:对于神志清醒,呼吸、心搏均自主的伤员,应让其就地平卧,然后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以免引发继发休克或心力衰竭等。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将伤员就地平卧,解开其衣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若有条件,可进行气管插管,并通过加压氧气来辅助人工呼吸。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为伤员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呼吸、心搏均停止者: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建立循环和呼吸功能,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
    处理电击伤时的注意事项:在处理电击伤的过程中,应高度注意是否存在其他损伤。
转诊注意事项
    在对电击伤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后,要尽快将其转运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绝对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因为随意移动可能会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若确实需要移动伤员,抢救中断的时间不应超过30秒。在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让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以保持身体的稳定和舒适,还应继续进行抢救工作;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要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到上级医院的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工作为止。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因延误治疗时机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