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电梯系统安全管理指南 6.3.6 发生湿水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6.3.6.1 对建筑设施及时采取堵漏措施; 6.3.6.2 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当将电梯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止电梯轿厢进水。 6.3.6.3 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较多,应当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6.3.6.4 对湿水电梯应当进行除湿处理。确认湿水消除,并经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6.3.6.5 电梯恢复使用后,要详细填写湿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记录清楚并存档。 6.4 日常应急演练 6.4.1 应急演练应针对电梯事故风险特点,依据应急预案构建演练情景,制订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确定应急演练流程和任务清单,确保演练有序进行。 6.4.2 对应急演练经进行全过程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并形成评估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演练准备、实施及执行情况,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和应急联动情况,参加人员的表现情况,暴露出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应急资源的适用性,对完善应急准备、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7部分 医用气体安全管理指南 4 管理要求 4.1 人员要求 应明确管理组织架构,按照五级设置,具体架构为医疗和疾控机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主管院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处长、科长)→医用气体系统管理负责人(班组长)→操作运行人员。 4.1.1 应明确医用气体系统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根据医用气体系统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管理和操作人员。 4.1.2 主管部门负责人应熟悉医用气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具有安全意识、应急指挥能力;并应定期检查人员的工作情况和系统的工作状态,对检查结果应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还应对系统运行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4.1.3 医用气体系统管理负责人、操作运行人员应经过消防安全的培训,熟练掌握防火和灭火的基本技能;并经过感染控制、安全技术、操作和维修等岗位的学习,掌握医用气体设备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具有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并根据其职责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1.4 医用气体操作运行人员应采取24h(小时)值班制度。 4.1.5 医用气体系统中包含有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单位,医用气体系统管理负责人须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A项目)。 4.1.6 医用气体从业人员应定期(每年至少1次)接受医用气体专业应急培训,熟练掌握应急方法(特别是应急汇流排或瓶装气体的使用),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2 制度管理 应结合本单位医用气体系统和设备特点,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公布执行。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应至少包含人员岗位职责、交接班制度、巡视检查制度、气瓶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医用气体系统应急预案。 4.3 档案管理 4.3.1 档案资料应翔实,全面反映医用气体系统的布局与工作情况,并根据变化及时更新。 4.3.2 管理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4.3.2.1 医用气体系统概况(供气方式、用量情况等)。 4.3.2.2 供气源公司资质。 4.3.2.3 运行承包商资质。 4.3.2.4 运行人员培训及考核记录。 4.3.2.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档案,运行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 4.3.2.6 相关设备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4.3.2.7 压力表、安全阀、防爆片的合格证、检验报告。 4.3.2.8 安全质量检查记录。 4.3.2.9 应急演练及评估报告。 4.3.3 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4.3.3.1 医用气体系统设计说明。 4.3.3.2 医用气体系统总平面图。 4.3.3.3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图。 4.3.3.4 医用气体各楼层管道平面图。 4.3.3.5 医用气体站平面布置图。 4.3.3.6 医用气体站设备流程图、安装图。 4.3.3.7 医用气体设备相关图纸、合格证、许可批件、技术文档、试验报告等资料。 (内容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