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病快救 大病专治 健康常管 ——汝州市着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秦俊杰 王婉璐 侯晓蕾 文/图
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联”起来,把百姓的健康信息“管”出成效。在汝州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以下简称医疗集团)的帮扶下,杨楼镇卫生院历经数年打磨,急诊急救卓有成效,骨科、外科等科室蓬勃发展,慢性病管理高效推进……村民在家门口看病,已经成为现实。 急诊急救:关口前置,便民惠民 “俺爸胸痛、胸闷、恶心、大汗有一会儿了,需要急救!”7月19日4时10分,汝州市急救中心急救电话铃声响起,一名患者家属焦急地介绍患者的情况。 “心电图确诊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快!先服下这包药!”接诊的杨楼镇卫生院急救站医师任延利赶到患者身边后,一边查心电图,一边急忙取药。患者服药后,胸痛症状立即缓解。 这包药被称为“胸痛一包药”(阿司匹林肠溶片300毫克,替格瑞洛180毫克或氯吡格雷300毫克),也是胸痛患者的“保命药”,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并为急诊介入治疗赢得机会。 汝西南(杨楼)急救站隶属医疗集团。在医疗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杨楼镇卫生院通过医疗集团专家常驻指导、现场带教、集中培训等提升医务人员素质,更新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心肺复苏、止血处理、骨折固定,以及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急救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急救业务的发展,医疗集团三大中心的卒中救治单元、胸痛救治单元、创伤救治单元在杨楼镇卫生院先后挂牌。“发现即干预,呼叫即指导,上车即入院”的上通下联模式,通过远程心电信息智慧平台(“心电一张网”)实现闭环运行,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有力保障。 “以前没有急救站的时候,最近的救护车也需要近40分钟的车程。汝西南(杨楼)急救站成立后,急救半径和反应时间有效压缩,医务人员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施救。”医疗集团院长杨团国介绍。近一年来,该急救站共出诊700余次,转运患者360余人,救治危重症胸痛、卒中、创伤患者180余人。 专科兴院: 抢抓机遇 借势发力 杨楼镇卫生院抢抓机遇、借势发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杨楼镇卫生院在人才培养上,邀请医疗集团的专家“传帮带”;在业务发展上,结合基层实际“建专科”;在技术发展上,紧盯专科“学修培”提升服务能力,让患者“小病不出村,轻症在基层”。 2022年5月29日上午11时,由医疗集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高峻指导,杨楼镇卫生院外科主任刘延涛主刀,顺利完成一例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阑尾全切手术。 “以前,做这样的手术要到市里,一个人住院一家人跟着奔波;现在,在卫生院就能做手术,离家近、花钱少,医院服务也越来越贴心。我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家住杨楼镇杨楼村的患者李和(化名)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成效赞不绝口。 “在医疗集团的帮扶下,杨楼镇卫生院现在可以开展的手术病种高达100余种,一类手术、二类手术、三类手术共开展918台,四级骨科膝关节、踝关节置换手术共开展98台;三级电切镜下前列腺手术、腹腔镜下急腹症手术共开展149台。”回忆起近年来的发展,杨楼镇卫生院院长毛国通进行了总结。 “双百工程”:铆定基层 全面提升 “在医疗集团专家和卫生院医师的帮扶指导下,我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技能,日常业务难题也迎刃而解。我还经常参加村医培训班,对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脑卒中康复管理等进行了实践操作,收获满满。”杨楼镇口子赵村村医赵帅国讲述着近几年自己工作能力提升的经历。 赵帅国的能力提升,得益于医疗集团“双百工程”(100名专家下派到100个村卫生室)。经过专家带教、定期坐诊,村医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杨楼镇杨楼村卫生室门前,70多岁的张桂先正在和邻居唠家常。“前段时间不得劲儿,我就在这儿做的心电图检查,说我心肌缺血,坐诊专家开了十几块钱的药,我吃了以后就康复了。”谈起这件事,她感慨不已,以前得去市里看病,花费多不说,来回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杨楼镇卫生院依托医疗集团“互联网+信息平台”,加强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患者的追踪管理,对一般人群、慢性病人群、高危慢性病人群实时分类监管,健全“一人一档” 健康信息化管理,推进医院、村镇、家庭“一体化”的慢性病管理服务,为广大慢性病患者提供精准、持续、全程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 “我患糖尿病、高血压病多年,4年前被纳入管理范围。通过市级的分类管理、乡镇卫生院的随访评估、村卫生室的指导用药,我从原来的‘红色’(疾病严重)人群已经变成了‘绿色’(疾病轻微)人群。”家住汝州市杨楼镇李良村的张老先生感慨“有人管”就是好。 近年来,杨楼镇卫生院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东风”,抢抓机遇,各项业务实现了质的飞跃;2021年,实现整体搬迁;2022年,顺利通过二级综合医院的评审,现在已经成为平顶山地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的标杆。
杨楼镇卫生院外科主任刘延涛(左二)带领团队成员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