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学会科学使用4类药物 |
|
□孙正路 胃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发病的缓急,胃炎一般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根据症状、病因等,胃炎可以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很多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感到恐惧。其实,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科学使用4类药物,可以有效避免病情持续发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较高,发病后患者可出现灼痛感、饱胀感、嗳气、打嗝等情况,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为了阻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持续进展,可用以下4类药物进行治疗: 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可以对抗感染,缓解病症。常用抗生素类药物包括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 质子泵抑制剂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及病情进展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为了抑制病情进展,需要对患者的胃酸分泌情况进行抑制。正常情况下,胃酸分泌来源于胃壁细胞。在H/K-ATP酶(一种参与胃运动的物质)中的氢和钾相互交换的过程中,胃酸进入胃内。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酶的活性,降低胃酸的分泌量,从而减轻症状。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为奥美拉唑。 铋剂 铋剂类药物可以增强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使胃表面形成保护膜,避免幽门螺杆菌侵入,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常用的铋剂类药物包括枸橼酸铋钾、枸橼酸铋钾胶囊等。 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情况,继而达到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的目的。采用益生菌治疗后,可以提高胃肠道免疫力,避免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或者出现再次感染的情况,改善患者的胃痛、腹胀等症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选择的益生菌包括可乐舒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单一采用益生菌的效果并不理想,通常需要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对胃的保护作用,全面改善患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除了上述4类药物,还有哪些药物? 除上述药物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还可选择一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以通过改善胃肠动力,使慢性萎缩性胃炎得到缓解。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发病后患者出现明显的灼痛感、饱胀感、嗳气、打嗝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明显不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选择抗生素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益生菌4类药物,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联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改善症状,阻断病情进展。 (作者供职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