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谨防网瘾毁掉孩子 |
|
□席娜 随着暑假的到来,不少家长的烦恼也来了:孩子手机、平板电脑不离手,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甚至一个暑假都沉浸于足不出户的生活。15岁的初三学生牛牛(化名)就是如此。 一到暑假,父母就为此头痛。 牛牛今年上初中三年级,特别喜欢玩电脑。牛牛可以几天不见父母,但是不能一天不玩电脑。牛牛上小学五六年级时,父母给他买了一台电脑,方便他学习。 刚开始,牛牛确实利用电脑查阅学习资料。去年暑假,父母发现牛牛的视力大幅下降,经过观察,才发现牛牛在偷偷玩电脑。在父母的干预下,刚开始牛牛还能控制自己玩电脑的时间;渐渐地,父母的唠叨对于牛牛来说已经是“耳旁风”。 牛牛逐渐对网络形成了心理上的依赖,沉迷于游戏中,导致他的生物钟紊乱,白天上课时昏昏欲睡,视力和成绩急剧下降。当父母把电脑设置了密码时,牛牛却偷偷玩起了手机。父母和牛牛每天都会因为玩手机“斗智斗勇”,对其打骂已无济于事。无奈之下,父母把他带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寻求帮助。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专家孔德荣介绍,这是网络成瘾综合征。一些青少年之所以长期迷恋上网,多是由于“心瘾”造成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导致网瘾。在不知不觉中,青少年不仅消耗了精力,还耽误了学业,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出现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兴趣丧失、生物钟紊乱、精力不足、视力下降及焦虑不安等症状。 孔德荣说:“孩子形成网瘾的过程,就是父母失职的过程,因为孩子的一言一行,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所以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和孩子并没有意识到上网成瘾是一种心理疾病。对于已经形成网瘾的青少年,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监管,导致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网络。 孔德荣建议:“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家长对孩子玩电脑、手机的时间不用刻意干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而是要时刻留意。家长可以跟孩子沟通,采取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玩什么内容等方式,制定奖罚规则,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多开展有利于身体、智力、心理全面发展的活动,比如打篮球、下围棋、听音乐等。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本文由杨须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