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五一假期 这名骨伤患者从石家庄赶到洛阳就诊 |
|
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张随山)“历时10小时,驱车500多公里,这趟‘远差’出得值!”5月3日上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经全国名老中医杨生民的二次手法整复,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患者袁先生感慨地说。 4月30日,53岁的骨伤患者袁先生委托洛阳的一位朋友拿着影像资料前往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杨生民教授工作室,请他查看在医院整复过的状况。仔细查看影像资料后,杨生民说:“这是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整复后还存在桡骨嵌插短缩,掌倾角变负,对今后骨骼功能会有一定影响。手法再次调整达不到解剖复位,但位置关系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且对骨骼功能不会造成影响。” 杨生民的结论给了患者信心。5月1日,不想手术的袁先生在买不到高铁票的情况下,毅然从石家庄市驱车530多公里,历时10小时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就医。考虑到袁先生受伤时间已经超过10余天,骨折部位已经出现了粘连,如果等到假期结束再整复,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会给治疗带来难度,最后的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5月3日上午,杨生民来到医院加班为患者治病。麻醉师王玉超为其进行阻滞麻醉,青年医师任阳阳、郭天贵对抗牵引配合,等到条件具备了,杨生民开始提按、掌屈、尺偏、对挤,经过透视验证,位置关系良好,随即采用该院传统的科力氏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效果使患者和家属很是满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