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院中的石楠 |
|
□许严伟
医院门诊楼前的小厅,是人们进出门诊楼的必经之路。小厅正面是一些台阶,两侧是无障碍通道。通道呈弧形与广场地平面相连,在台阶和通道“交接”处有两株绿色的植物,东边是一株石楠,西边也是一株石楠。两株石楠大小相差无几,像姐妹一样伫立在两旁,成为门诊楼前的一道景观。 门诊楼前本是不缺乏“绿”的渲染的,所以我平时并不在意这两株石楠。在门诊楼前广场的东侧,是“一片”梧桐树,一到夏天,梧桐树枝繁叶茂,便遮天蔽日,引得无数行人到树下乘凉。在梧桐树南边,则是一排挺拔的银杏树,它们傲然耸立,伟岸质朴而不缺温柔美丽。到了深秋季节,银杏叶像开了彩坊一般,颜色煞是好看!夏天和秋天是属于它们的。 春天属于广场西边的小花园。“不叶而花”的木兰树几乎一夜怒放,花朵洁白无瑕,千枝万蕊,满树琼瑶。当一阵春风拂过,真是玉树飞花、轻盈俊逸。正感叹木兰花的美丽时,不料想,人工长廊的紫色藤萝已悄然盛开,一串串,一簇簇,像紫色的瀑布从天而降,悬挂在人们眼前,不仅优美还迷人,像花季、雨季的少女般,容颜尽展。藤萝的藤条灰褐,枝蔓蜿蜒,所到之处,皆是一串串硕大的花穗挂满枝头,紫中带蓝,灿若云霞……有这般景色,自然使人们忽略了石楠的存在。 遗憾于平时的熟视无睹却不相知,当我注意到石楠的存在时,它们已经像一个绿色的“大球”依偎在大地上,几乎“独木成林”,绿色的叶子四季常青。 每年春节前,当门诊楼前红色的灯笼刚刚挂上去,这两株石楠就开始“知趣”地吐出嫩叶,红得像火一般,真是“红叶透帘春,忆得妆成下锦茵”。红色的叶子像花儿一样好看,使我想起一首歌——“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儿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 随着春天的到来,石楠吐出白色的花蕊,像雪花,像梨花。因为红叶的存在,局部成为红白相间的“海洋”,给人视觉上的冲击。花儿褪去后,花匠就该对它们进行修剪了。为了使它们蔚为壮观,需要剪去多余的枝条,促使叶子成长,对枝条多而细处强剪之,去除部分枝条;对枝少而粗的地方轻剪之,促其多萌发花枝,最终达到“与时俱进,共同发展”。石楠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修剪与塑形”的过程。 夏天的天气瞬息万变,刚才还艳阳高照,下班时却已暴雨如注,我这时已走到门诊楼门口,由于没带伞,再加上不想让鞋被淋湿,只好站在门诊楼前“望雨兴叹”了。由于大家都在避雨,石楠成了聊天的话题,有人说这叫女贞子,有人说这叫冬青树,众说纷纭,不亦乐乎。其实,无所谓胜负,只是大家在避雨过程中无事可做的一种宣泄。这时被雨雾笼罩下的石楠像蒙上了一层轻纱,更加妩媚动人了。唐朝诗人王建云:“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真是应景呀! 秋天,石楠结出红色的果实,像枸杞子一样红,点缀在绿色的叶子中,引得各种鸟儿轮番光顾。石楠也无私地奉献出果实,以飨来者。 冬天,当雾霾来袭时,石楠正好派上用场。石楠是抗雾霾的“神器”,不仅具有降尘环保的作用,还有驱蚊虫的作用。大雪来临后,石楠像一个巨大的雪球,将门诊楼装扮得犹如仙境。这时,伸手从石楠上取下一掬白雪,团成小球,就成了大家追逐竞赛的“武器”了。一时间,门诊楼前,群“弹”齐发,场面极其壮观。当太阳出来后,石楠上的雪是最先融化的。由于覆之上的雪既“轻柔”又和太阳接触面积大,故冰雪渐融,簌簌作响,不时有成团的雪花落向地面,惊得石楠“一摇三晃”。积雪融化后,石楠依然光彩如旧,“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石楠像街上打扫卫生的工人一样,我们习惯于街道干净、整洁的样子,却忘了他们凌晨三四点就起来打扫街道了。石楠就像夜晚指引我们回家的路灯一样,我们习惯于循着灯光的指引,却忘了它们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的守护和期待了。 石楠既不高大又不惊艳,但它们“实干”。一年四季,它们冬去春来地守护在门诊楼前,“看着”早起遛鸟的人、白天奔忙的人、晚上跑步的人、夜晚值班的人……它们见证着医院的一切,无论是医院新大门落成那天,还是药品零差率销售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那天,还是瀍涧大道的修成,车来人往,更加快捷、方便的那天。它们就在那儿,任凭时光如梭;它们就在那儿,不惊、不动;沉淀岁月留下的痕迹,即便剥去华美的外衣,留下的也是最质朴的本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