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
脊柱疾病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的健康问题,其中,颈椎病和腰椎病尤为突出。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患者了解脊柱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发病原因 不良的生活习惯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长时间看电脑、久坐等,都可能导致脊柱压力过大,从而引发脊柱疾病。 姿势不正确 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坐姿、站姿或睡姿,会对脊柱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脊柱弯曲、变形等问题。 外伤 脊柱受到外力撞击、扭伤等,可能导致脊柱损伤,进而引发脊柱疾病。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逐渐退化,骨质疏松症等问题也可能引发脊柱疾病。 疾病因素 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也可能引发脊柱疾病。 主要症状 颈椎病症状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晕、头痛、手臂麻木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上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腰椎病症状 腰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下肢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止痛药、抗炎药等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炎症程度。物理治疗:包括按摩、针灸、牵引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程度。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颈部或腰部肌肉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脊柱稳定性。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或长期无法缓解的脊柱疾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包括颈椎融合术、腰椎减压术等。 怎样预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同时,坚持适度运动,如游泳、练瑜伽等,可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增强身体素质 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柔韧性等,有助于降低脊柱疾病的风险。 注意安全 运动时,患者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特别是进行重体力劳动时,患者要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避免脊柱受到外力损伤。 定期检查 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脊柱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脊柱疾病。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脊柱X线或MRI(磁共振成像)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脊柱的健康状况。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注意安全、定期检查,以及积极治疗其他疾病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预防脊柱疾病。此外,患者出现脊柱疾病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促进身体康复和降低复发的风险。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 |